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資訊 > 設計名家 > 正文

唯一在國外發(fā)出聲音的中國建筑師

2006-11-02 2864 0

   


馬巖松  建筑師

2006年,加拿大mississauga市60層高的地標建筑設計權使他成為世人矚目的公眾人物,這是我國當代建筑師第一次在國際上通過競標贏得大型建筑設計項目。這位有視覺魔手稱號的新銳青年建筑師,曾獲美國建筑師學會(AIA)頒發(fā)的建筑研究獎金和亞洲建筑優(yōu)秀個人獎。他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建筑學院,獲建筑學碩士學位。曾先后在倫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 紐約埃森曼建筑事務所(Eisenman Architects),和芝加哥墨菲.揚建筑事務所(Murphy/Jahn Architects)。參與的工程包括,北京SOHO CITY規(guī)劃(國際競賽一等獎),廣州歌劇院(國際競賽一等獎), 西班牙加力西雅文化城City of Culture of Galicia (國際競賽一等獎),和柏林猶太人紀念館(國際競賽一等獎)。馬巖松曾在2001年獲得美國建筑師學會(AIA)頒發(fā)的建筑研究獎金,并多次在重要的國際設計競賽中獲獎。其設計作品包括上海現(xiàn)代藝術公園(S-MAP) 概念設計競賽一等獎作品,上海國家軟件出口基地規(guī)劃國際競賽第一名,北京生物醫(yī)藥產業(yè)基地建筑單體設計國際競賽第二名,浮游之島--重建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美國紐約201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賽場設計,“Net+Bar”概念設計競賽一等獎作品,和楓橋灣旅游接待中心/臺灣洪四川文教基金會建筑設計一等獎作品。


我覺得一個家千萬別有一個模式,現(xiàn)在中國的建筑和城市都在走這個模式,因為家是很個人化的一個東西,跟你每天生活有關系,而每個人也不一樣,所以你可能需要一個更自由的空間,一個自己可以發(fā)揮的空間,別跟著什么流行的趨勢來做。
                                                          
記者:馬老師,您好!我們是香巴拉家居網,所以還是想聽聽您對家的觀念。

馬巖松:舒服,隨便,行了。

記者:剛才聽到您說您不同意一位現(xiàn)代主義建筑大師說的,建筑是居住的機器,那您認為家與建筑與空間是怎樣的關系呢?

馬巖松:我覺得一個家千萬別有一個模式,現(xiàn)在中國的建筑和城市都在走這個模式,因為家是很個人化的一個東西,跟你每天生活有關系,而每個人也不一樣,所以你可能需要一個更自由的空間,一個自己可以發(fā)揮的空間,別跟著什么流行的趨勢來做。

記者:您覺得家居設計會有趨勢嗎?

馬巖松:趨勢應該是更自由。別有某一個風格什么的,跟別人怎么做什么的,現(xiàn)在好多人看別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記者:那您是怎樣去看待那些成功的作品呢?

馬巖松:大部份成功的作品都是有他的特點的,都不是看別人怎么做他怎么做的。尤其是家居,如果說到每一個人的家里怎么安排,我覺得,現(xiàn)在你已經住在這個大城市里,給你設計好的房子里,已經是一種遠離自己的個性了,然后如果你的室內再是按別人的規(guī)則來做,那就更沒意思了,所以可能得想在這個空間里,怎么去發(fā)揮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特點。

記者:把您的曲線設計用在家居設計上,可以嗎?

馬巖松:也是一種可能性,看誰喜歡吧,因為這是很個人的,這不像建筑,可能關系到城市,關系到很多人的利益,但是家居是不一樣,只要自己喜歡,自己高興怎么都可以。

記者:您會接受別人為您做一個家的設計嗎?

馬巖松:我不會,但我覺得其實家不設計都無所謂,像我住的地方就是有一個挺大的空間,有點RAP的感覺,你怎么擺都行。

記者:那有這么多的家居設計師,他們怎么辦呢?

馬巖松:他們必須得給一個空間給使用的人,他們不需要設計得太過分。

記者:如果您給舒老師設計一個家,您會怎么做?

馬巖松:我不給他設計,他也不會讓我給他設計。

記者:他同意了。
馬巖松:那我就按我的家設計了,我不管他(呵呵)

觀念表達可能比工程更重要,這個影響力更大,因為你做一個兩個房子,只能影響一個局部,但是如果你的觀念會影響很多人的話,那對城市尤其是決策人員,就是我剛才說的國家意志,他們對城市有一個新的看法后,可能城市會有一個新的可能性。

記者:您有一個觀點,就是說也是做的一種方式,我們想聽聽您對這個的看法。
馬巖松:我覺得傳統(tǒng)的把建筑師當成一個技術人員來看,就是,是工程師。他們在觀念上和對城市的發(fā)言權很小,不被看重,可能跟設計師本身有關系,但也有可能跟對職業(yè)的看法有關系,我覺得那個不全面。
因為設計師你在做一個設計之前,你必須有一個看法,對這個社會的問題有什么觀察,然后你有什么解決辦法,這所有的東西都是在進行技術工作之前要做的。我覺得建筑師有這個責任把自己看到的問題說出來,跟大眾交流,因為大眾很難有這樣的專業(yè)知識。
其實包括藝術家,很多藝術家和建筑師有很多的合作,就是因為在觀念上有共通的地方,建筑在做一個作品之前,有必要有這個方面的討論,然后讓大眾知道你在干什么,你看到的問題是什么,有沒有必要讓所有人都開始關心這個社會,這些城市問題。
即使不做工程,這個事兒(觀念表達)可能比工程更重要,這個影響力更大,因為你做一個兩個房子,只能影響一個局部,但是如果你的觀念會影響很多人的話,那對城市尤其是決策人員,就是我剛才說的國家意志,他們對城市有一個新的看法后,可能城市會有一個新的可能性。


29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