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設(shè)計資訊 > 理論文摘 > 正文

美的感知力

2011-12-06 12649 0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背后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是 2005 年 Steve Jobs 在斯坦福大學(xué)畢業(yè)典禮的演講上說的一句話,引用自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雜志最后一期的封底文字,成為了 Steve Jobs 被人引用最廣泛的一句引用名言,Steve Jobs 的很多警句是引用他人的,而他也是將“引用”這種表達方式發(fā)揮得最優(yōu)秀的人,比如 MacWorld 2007 ,Apple 對外發(fā)布了現(xiàn)在我們稱之為革命性的 iPhone 的時候,那場發(fā)布會一樣讓人銘記深刻,有好幾個我們可以稱之為“氛圍充斥”的時候,Steve Jobs 在講完 Apple TV 喝了一口水,大屏幕變?yōu)樯衩仃幇档?Apple Logo 圖片,他以沉默的姿態(tài)開始并壓低聲音說出“這是一天……”,如果和 1983 年首次展示 “1984” 這支著名廣告那時刻相比,更能體會此時的氛圍感或者說此時 Steve Jobs 個人的范——文藝范,iPhone 的揭幕在 “An iPod, A Phone ……”二次重復(fù)中達到高潮,最后以引用自 Wayne Gretsky 的一句名言“我滑向冰球?qū)⑷サ牡胤蕉皇撬诘牡胤健卑察o地結(jié)尾,你會認(rèn)為這些只是演講技巧或者修辭手段嗎?說它是技巧和手段并沒有錯,但是我們的感受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也是我們常用的一個詞——“作品”,Steve Jobs 另外一次引用警句可能也讓人記憶較深,因為催人淚下,就是在 D5 大會上和 Bill Gates 一起暢談往事展望未來的時候引用自披頭士的那句“你我的記憶比前面的路更漫長”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有著成為最流行名言警句的先天優(yōu)勢,簡潔易達以及意蘊無窮,可以使用 Google 實時搜索或者 twitter 以及國內(nèi)的微博,可以看到每天它都被人們在引用著,討論著自己對它的理解或者怎么翻譯,這句話的中文翻譯可以看到很多版本,人們也在爭論著,嘲笑著他人引用地膚淺或者小文藝小清新。

  而我們在這不去討論這句話的本身,而是這句話背后,它的背后是什么呢?我們先引用 Steve Jobs 說這句話的前后文字,來自斯坦福大學(xué)官方網(wǎng)站。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ewart 和他的團隊除了幾期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然后當(dāng)走到頭了就出了最后一期,那是在 1970 年代中期,我那時和你們現(xiàn)在一樣的年齡。在他們的最后一期的封底是一張清晨鄉(xiāng)村公路的照片,那種如果你有足夠的冒險精神就會不自禁搭上順風(fēng)車就走,在照片下面有一句話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是停止刊發(fā)的告別語。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我一直希望自己如此,現(xiàn)在,你們畢業(yè)并開始新的旅程,我用這句話祝福你們。

  我們想討論這句話背后什么呢?先摘出幾個詞 “mid-1970s” , “country road”, “beneath it ”。

  Steve Jobs 所說的最后一期的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封底,就是如上圖所示,是一條很有美國風(fēng)味的鄉(xiāng)村公路,但是等等,”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的位置不是在下面,而是在照片上方,而且鄉(xiāng)村公路的照片并不大上方還有一張日蝕的圖( 如果去查找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的圖片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封面都是以星球圖片為主,這不僅符合雜志形象,而且在當(dāng)時也是一種文化符號,所以 [ i D 公 社 ] 的標(biāo)志是非常過時的 ),這最后一期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是 1974 年的。

  “mid-1970s” , “country road”, “beneath it ”…… “mid-1970s”, “country road”…………你明白了嗎?:-)

  Steve Jobs 怎么能夠把上下位置弄錯呢,看上去是很難顛倒的?。窟@是距他演講30年前的雜志呀,怎么會記得那么清楚呢!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 Steve Jobs 在準(zhǔn)備演講稿的時候沒去翻出這一本30年前的老雜志,并且距離他最后一次看到這雜志封底的時間已經(jīng)足夠漫長,很有可能就是30年,而且也沒有理由可以使他去翻出那本雜志進行核對,因為不需要核對,“在上”和“在下”沒有多大關(guān)系。

  嗨,誰能記得30年前看過的一本雜志的封底,或者30年前受過刺激的一句話,20年前呢,10年前呢,5年前呢,1年前呢,1月前呢,1星期前呢,一天前呢?

  或許有一些刻骨銘心的話會記住很長時間,比如 “不怕苦,吃苦半輩子;怕吃苦,吃苦一輩子”這些在某個時刻讓你“羞愧不已、嚎啕大哭,跪在地上又撞墻又打滾、抽搐”的人生哲言,但30年也足夠漫長了,更難得的是這樣一句話在這30年只對外說了一次,當(dāng)然 Steve Jobs 引用的名言都不會出現(xiàn)第二次,或許從中我們可以尋求到很多的理解,比如理想主義的堅持之類,但這里我們要談的不是這一點,而是比記住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更驚人的事。

  或許當(dāng)時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確實如雷劈一般擊中了 Steve Jobs ,使它永遠不會忘記,因為記起來并不難,如上所說也是它能夠被廣泛傳頌的原因,警句或者文字是容易記住的,但是圖像呢?

  你對5年前看過的那一幅圖片有記憶呢?不是什么名畫名作之類,而是像這幅“清晨鄉(xiāng)間公路”一樣普通的圖片。Steve Jobs 不僅記住了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他還記住了這一張照片,甚至記住了這張照片的“氛圍”或者“光韻”(“如果你有足夠的冒險精神就會不自禁搭上順風(fēng)車就走”,多么有詩意和圖像感),這一點足夠讓人吃驚。

  我們并不是稱奇于 Steve Jobs 的記憶力,如果真只是記憶力,我想他不會忘記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是在“清晨鄉(xiāng)間公路”的上方而不是下方。30年前的一張照片和一句警句,30年后回顧這句話以及對這張照片的描述,從這兩者之間我們可以找尋到什么呢?或許有人會說,這里面有其他因素讓 Steve Jobs 對這個畫面記憶深刻,比如???、當(dāng)時這本雜志的文化感染力,以及這幅照片的特殊性等等。但我們不能否定的是,Steve Jobs 當(dāng)時欣賞到了這個封底,或許其他人也被這句話甚至整個封底的氛圍有所打動,而 Steve Jobs 更直接的與其接觸,讓這一切可以在30年后回憶起,這種接觸不是當(dāng)時他是怎樣來描述這個畫面——“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鄉(xiāng)村公路呢?”,而是欣賞。

  我們要說的就是“美的感知力”。

Taste

  人們談起 Steve Jobs,談起他具有他人不具備的東西,總是和一個詞聯(lián)系起來,那就是 Taste,翻譯過來是“品味”,也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東西,可“品味”則是圍繞著格調(diào)上的一個詞語,比如我們會說某某人穿衣很講究很有品味,但是 Steve Jobs 的衣著千古不變,如果我們也稱之為品味的話,無疑將概念描述狹隘化了,所以按大眾對“品味”這個詞的理解來指稱 Steve Jobs 的 Taste 難免也陷入狹隘甚至誤導(dǎo)。我們以前有一篇簡短的介紹提起過 Steve Jobs 的 Taste,我們說它是一種能力,對,Taste 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格調(diào)。

  那么 Taste 不是品味是什么,是 “美的感知力”,即感覺到和識別出美的能力。當(dāng) Steve Jobs 看到這張鄉(xiāng)村公路的照片,他感覺到的留下記憶并可以在30年后喚起,這就是 Taste,當(dāng)他決定在新產(chǎn)品中使用 Unibody 工藝,這也是 Taste,當(dāng)他引用名言當(dāng)他散發(fā)出他的文藝氣息之時,蘊含其下的也是 Taste。

  美的感知力并不是可以確定描述的,或者參數(shù)化明確化,就像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句話以及那張照片可以給出確定的解釋,它不成凝聚狀,不會今天吃上一湯匙明天功力見漲,而是渙散的需要激發(fā)培養(yǎng)和累積的,如同去看這張鄉(xiāng)村公路的照片,感知到它并不是經(jīng)過一番分析,比如色彩的分布,線條的排列光影關(guān)系構(gòu)圖然后去作出認(rèn)可的意向,它是感官上和潛意識的。但現(xiàn)在我們在討論和交流這個問題,就勢必要作出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概括,那么,“美的感知力”是什么?

鑒賞力和欣賞力

  鑒賞力,簡單說就是 A 和 B 放在一起,你可以分辨選擇出那一個比較美,有時 A 和 B 是簡單的類比關(guān)系,即狀態(tài)和地位是平等的,而多數(shù)情況 A 和 B 未必就是清晰明確的可比較項,或許其中一個是另外一個的子集,比如有時你只面對一個東西,而你需要作出評判。

  平時我們將“鑒賞”作為一種技能,比如通常說的什么什么鑒賞家,鑒寶,玉石鑒賞之類的,而這里所談的鑒賞力是普羅意義上的,它是一種能力,但它和作為技能的鑒賞一樣,需要一些較明確的東西來支撐,比如知識,以及經(jīng)驗。

  欣賞力,是指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這種發(fā)現(xiàn)不是建立的明確的比較之上的,不需要參考,所以它更多的是依賴于個體,而不是知識,其中的經(jīng)驗也是身體性的,而非思維性和知識性,它與直覺的關(guān)系更近。

  鑒賞力和欣賞力兩者關(guān)系既可以相互支撐,也會相互的克制,比如當(dāng)鑒賞力的意圖很強的時候,勢必會蒙蔽欣賞力的自由發(fā)揮,鑒賞力需要欣賞力的支撐,否則這個鑒賞就真的成為了鑒寶一樣的技能性行為了。

批判和創(chuàng)造

  批判和創(chuàng)造是我們熟悉不過的詞語,“你給點建設(shè)性意見好不好?!?/P>

  這里要說的是批判性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所謂批判性創(chuàng)造指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建立在參考對象之上的,比如可以對一個產(chǎn)品指出缺點提出很好的改進意見,有時未必有確定的參考對象,可能只是累積的經(jīng)驗和知識。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而出的是它的自由表達性,有時它未必有很強的爭辯基礎(chǔ),比如理論來支持它是否優(yōu)秀,它就是一種直接的表達,但是它更具突破性。

  批判相對是容易的,一個設(shè)計放在大眾面前人人都會提出意見,如果放在對設(shè)計有追求或者設(shè)計師面前則會帶來更專業(yè)的意見,也會有更多的意見,這是我們時常可見的,因為在我們目前是以批判性創(chuàng)造見長的人是占多,主要的原因已在“‘我’的尋找”一文中給出,自我的缺失讓我們從外界尋找依賴,知識、經(jīng)驗、規(guī)矩……越專業(yè)就越不像個正常人。

欣賞力的來源

  就像人們說起 Steve Jobs 的 Taste,多數(shù)情況指向的是鑒賞力,鑒賞力是一種可明確評估的能力,比如某人評價越有經(jīng)驗越專業(yè)越關(guān)注細節(jié)我們就可以贊賞其鑒賞力,而欣賞力卻是模糊的,正因為鑒賞力的明確,就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功利性,功利抑制了欣賞力,如果都成為了鑒寶師,那將是如何之荒誕。

  欣賞力是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也可以衡量一個人和外界的交流關(guān)系,當(dāng)人與外界之間形成隔膜,無論這種隔膜是來自心態(tài)或生活狀態(tài),還是來自知識的增加專業(yè)的加強,都會讓欣賞力消退或被阻礙。對于設(shè)計師來說,在走向更專業(yè)之時,更是值得注意的,Stay Foolish。

  現(xiàn)代生活讓人處于聚焦狀態(tài),而欣賞力并不能通過聚焦來加強的,比如突擊、強化訓(xùn)練這些極有可能導(dǎo)致走火入魔,而是來自于平常。

  不過偶爾的刺激會帶來一些激勵。


138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