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資訊 > 備案資訊 > 正文

中國新生代中青年建筑師中堅力量

2013-07-31 21182 1

張軻,王昀,張雷,華黎。


  每年,中國的建筑量占全球建筑總量的一半,但是那些在中國留下標志性建筑的建筑師,往往是美國人、歐洲人、日本人。偶爾有幾個國人熟知的中國建筑師,也就是貝聿銘、張永和、王澍、劉家琨、朱锫……但是中國建筑師并不止這幾個。許多獨立建筑師在體制之外實現(xiàn)著自己的理想,他們的作品頻頻在國外專業(yè)媒體中出現(xiàn),屢獲國際建筑獎,他們代表著中國建筑師的實力。

  要讓這些自稱“天天戴著安全帽在工地跑”的人,穿上筆挺的西裝站在影棚里,擺出姿勢給我們拍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他們拿到我們從時裝大牌那里借來的白色襯衫,頓時議論開了:“我才不穿白色襯衫,像房產(chǎn)中介一樣?!苯Y果就是,那些熨好的白色襯衫無人問津,他們紛紛把西裝往自己的灰色、黑色襯衫上一套。要么就是剛拍了幾張,就開始建議:“我可以把西裝脫掉嗎?”

  他們是一群中國建筑師,雖然他們的作品天天由人觀看品評,無可避免地變成消費符號,但他們本人,對于消費、時髦這類詞匯,多少還是有一些抗拒。骨子里,他們還是認為建筑師是需要與消費、與時尚保持距離的,需要清醒,不該受到太多事務紛擾。而且,他們太忙了,做方案,出差,泡在工地。

  我們挑選了中國建筑師相對年輕的一些人,他們出生于 1970 年前后,年齡集中在 40 歲至 50 歲之間。在建筑師這個行業(yè),四五十歲正是創(chuàng)造力最強、設計理念和風格相對成熟的階段。這些建筑師里,有些人在他們 30 歲出頭時就已經(jīng)小有名氣,有些人走了多年彎路之后最終找到方向。有些人在這個行業(yè)的明規(guī)則、潛規(guī)則里游刃有余,有些人則像蠻牛一樣與之對抗。每個人的建筑氣質不同,但對于一些問題的看法又極其相似,譬如對“宜居”的重視遠遠超過造型。

  他們的思想,比起前輩拋卻了建筑的英雄主義觀,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傳統(tǒng)這個魔咒的束縛。他們都來自中小型建筑事務所,他們做的也都是中小體量的項目,他們的實踐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可能一時半會兒無法對城市的天際線有太多改變,但文化上的價值不可低估。

  他們需要繃緊神經(jīng)、努力打拼。就像很多人在評價王澍獲得普利茲克獎時會說:“他的獲獎,讓我們明白了只要堅持做自己,就一定能獲得認可?!?BR>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受益匪淺的采訪,每個人都極度坦誠,你可以感覺到他們身上強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這或許是一種職業(yè)習慣。當然也有遺憾之處:一是未能窮盡所有的優(yōu)秀建筑師,這個名單在了解越多之后就越難取舍;二是沒有多介紹一些女性建筑師,因為她們在這個男人的行業(yè)里實屬不易。


[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相關網(wǎng)址鏈接 ]

[Page: ]


張軻:在西藏做當代建筑



張軻,標準營造建筑事務所合伙人。

代表作:諾華制藥園區(qū)、西藏觀景平臺、雅魯藏布小碼頭、南迦巴瓦接待站、尼洋河游客中心。

張軻喜歡挑戰(zhàn)一些慣常思維——為什么不可以用混凝土和鋼材在西藏建房子?為什么建筑師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局限在一棟小小的房子里?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11 年 意大利維羅納國際石材建筑大獎。
2010 年 美國《建筑實錄》國際設計先鋒獎。
2010 年 WA 中國建筑獎一等獎。
2008 年 第一屆中國建筑傳媒獎青年建筑師獎。
2006 年 WA 中國建筑獎一等獎。

  在一個辦公角落等張軻的時間里,我見到了至少來自三個國家的建筑師。標準營造的辦公室就像一個小小的聯(lián)合國,通用的語言是英語。

  在這里,中國建筑師和外國建筑師各占一半。畢業(yè)于再好的大學,如果想進來工作,必須經(jīng)過三輪考試。最讓張軻自豪的,是在標準營造工作過的建筑師很多被成功推薦到美國和歐洲的大學繼續(xù)深造。他的工作室還是一個小小的創(chuàng)意工廠,堆放著很多項目模型,還沒來得及建成的占50%。

  2009年之前,雅魯藏布小碼頭、南迦巴瓦接待站、尼洋河游客中心,這三個服務于西藏游客的項目,因為風格的一致性,而被合稱為張軻的“西藏系列”。在這三個項目中,主要的建筑材料是取自當?shù)氐氖^,門窗、室內天花、地面用的是當?shù)厮赡荆⒂僧數(shù)毓と艘援數(shù)亟ㄔ旆绞酵瓿伞o人厚重而夯實的印象。

  張軻“西藏系列”之尼洋河游客中心,采用并發(fā)展了西藏民居的傳統(tǒng)建造技術,混凝土以上便是厚度 600mm 的毛石承重墻體

  當別人以為張軻如果再蓋一個西藏建筑,應該也是同樣的風格之時,他設計的新觀景平臺開始動工了。關于這個觀景平臺,現(xiàn)在能看到的只有渲染圖。“項目從 3 年前就開始設計,中間想過十幾、二十個方案。因為造價問題,甲方猶豫了很久。我們有一年的時間在研究怎么把造價降下來,現(xiàn)在終于降到原來的一半?!?/P>

  觀景平臺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交匯處,分為上下兩層,一層面向雅魯藏布江,一層面向尼洋河,下面是一個可以喝酥油茶的小茶館。不同于以往的西藏系列以石塊和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這個觀景平臺以混凝土和鋼材為主。和以往的厚重感相比,這個建筑的視覺印象相當輕盈。如果說在以往的西藏系列中,還能或多或少看到一些西藏地域特色的影子,那么這個新的觀景平臺則完全能打破人們的期待。

  “大家肯定覺得,張軻如果再做一個西藏建筑,還是以前那樣,但是那樣多無趣啊?!币环N不甘心“被格式化”和“被歸類”的想法萌生了出來。

  “我一直想挑戰(zhàn)一個極限,那就是西藏建筑到底可以多現(xiàn)代?怎么讓它既現(xiàn)代,又屬于西藏?”關于融入感,張軻的解決方案是將建筑制造出與河流相似的運動感?!坝^景臺的上下兩層是貫通的,你可以無窮無盡地走,把觀景變成運動中的事情。我們把觀景變成像河流一樣的水平運動,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點。從這個角度,建筑和當?shù)厥怯衅鹾细械?。?/P>

  西藏觀景平臺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交匯處,分為上下兩層,一層面向雅魯藏布江,一層面向尼洋河。和以往“西藏系列”的厚重感相比,這個建筑的視覺印象相當輕盈。

  張軻這樣解釋,爾后補充道,“最終的材料也會有些是當?shù)氐模M去以后,里面的木頭窗戶、用作裝飾的鵝卵石、彌漫著的酥油茶的味道等,會讓游客從空間和氣味上感到西藏的氛圍。”

  在做西藏項目的過程中,張軻一直都在暗暗地跟一支力量較勁,簡而言之,就是——“被西藏化”。張軻說,同樣的事情也會發(fā)生在別的地方,周圍總有很強大的力量迫使你做帶有中國符號的建筑,而那正是他避之不及的。

  張軻的裝置藝術作品“山居”,在今年的米蘭設計周上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吧骄印笔菍ξ磥砭幼…h(huán)境的想象,每一個蜂巢代表一個家庭,可以在里面造別墅、種樹。

  “國外的評論家、建筑界,急切地想看到他們能認出來的中國元素,但那也局限于他們能看得懂的中國性。如果中國建筑師要迎合他們的觀點,那么就真的‘被中國化’了。當你真正走出外界對你的期望時,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國當代建筑?!彼^的“國際化”,在標準營造似乎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外國建筑師占了一半,標準營造的設計費也比國內設計院高 5-10 倍,“那也就是歐洲通行的收費標準”。

  正因為設計費高,所以甲方也會給予更多時間,不會過一星期就來催圖紙。

  正在建造中的上海張江諾華制藥研發(fā)中心的一座樓,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項目

  而張軻正在做的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qū)的諾華制藥園區(qū),更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項目。“ 甲方是瑞士的,室內設計是英國的,結構師是美國的,燈光咨詢師是西班牙的,項目管理團隊是德國的,立面咨詢公司是法國的,景觀設計師是智利的。每一次匯報和討論都去瑞士,所有的圖紙都是英文,實施精度是瑞士的精度?!倍谶@所有團隊中擔任簽名建筑師(signature architecture)的張軻,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對張軻來說,這是一次非常刺激的設計體驗,他更深刻地感受到西方對建筑師的尊重程度,而不像在中國,“對你足夠客氣,但改起作品來毫不手軟?!睆堓V無奈地笑笑。

  在很多人眼里,張軻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建筑師。他設計家具,做裝置藝術,做產(chǎn)品設計,甚至參與電子產(chǎn)品設計,一直在跨界,從來沒有把自己的職業(yè)理想局限在一棟小小的房子里?!跋?99.9% 的建筑師那樣,甲方來找你,然后你去被動地做一個項目,如果這樣做只是為了謀生,我可以理解;但若不是,那么就該考慮,我們?yōu)槭裁匆鼋ㄖ煛!?

[Page: ]

王昀:平淡如水的房子最有包容力



王昀希望自己的建筑“平淡如水”,那樣,每個走進來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情感體會。構成房子的幾何圖形,看似抽象,但可能是最容易喚起想象力的方式。

王昀, 方體空間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辦人。

代表作:60 平米極小城市、廬師山莊 A+B、百子灣中學、西溪學社。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04 年 首都規(guī)劃建設作品展優(yōu)秀設計。
1994 年 日本《新建筑》雜志建筑設計競賽一等獎。
1993 年 日本《新建筑》雜志建筑設計競賽二等獎。

  不久之前,王昀的建筑模型在上海喜瑪拉雅中心有個展覽,一個看展覽的人問了他一個直白的問題:“你的作品白不呲咧的,就幾個幾何塊,有什么文化???”王昀的回答更直白:“你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決定了在這個房子里獲得感受的多少?!?/P>

  王昀就是這樣一個建筑師,他甚至明確地說:“我不認為我是可以為所有人設計房子的建筑師?!痹诒本┐髮W擔任建筑學系教授的王昀,11 年前成立了工作室——方體空間,實踐自己的建筑理想。因為風格太過超現(xiàn)實和詩意,獲得了“建筑詩人”的綽號。

  方體空間很小,辦公地點是國內一個甲級設計院里的一間辦公室,放了桌椅、模型以后,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空間了。工作人員就王昀自己和兩個學生。雖說是個獨立工作室,但基本處于“不經(jīng)營,等項目找上門”的狀態(tài)。“既然是教建筑的老師,就不能亂做,什么都做的話,最后連學生也瞧不起你了。”

  王昀“廬師山莊A+B”內景,潔白、素凈,沒有一絲多余的裝飾,這就是王昀認為的有包容力的建筑。

  王昀公布的最新建筑,還是 2009 年建成的西溪學社,是位于西溪濕地里一系列沿著河道鋪陳開來的柱體、椎體、立方體等幾何形狀白色建筑。你可能會說建筑師太不嚴肅,竟然用搭積木的方式造房子。但是在王昀看來,幾何圖形恰恰是一種“最兒童”的表達方式?!八械木呦笫挛锒伎梢猿橄蟪蓭缀螆D形,幾何圖形可能是最有想象力的方式?!?/P>

  對幾何形態(tài)的青睞從王昀求學時代就已經(jīng)開始了,他現(xiàn)在翻開以前上學時的作業(yè),發(fā)現(xiàn)畫的都是方方塊塊的東西。

  幾何圖形也是王昀希望自己的建筑能喚起共鳴的一種方式。他希望人們走進他的建筑,會產(chǎn)生各自的情感,而不是明確地告訴人們,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拔也幌胱鼋炭茣蚁胱鲆粋€容器,喚起你的想象力?!?/P>

  廬師山莊 A+B 的臺階,來源于王昀對里斯本阿魯法瑪大臺階的記憶。

  他設計的廬師山莊 A+B 位于北京西郊以 57 棟住宅所組成的別墅中,建筑 A 和 B 之間有一個臺階。這個臺階來源于他對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阿魯法瑪大臺階的印象?!斑@個臺階做完以后,一個柳州女孩告訴我,她走在臺階上的時候,腦子中就會想象有條船經(jīng)過。因為她小時候在家鄉(xiāng)柳州,去洗衣服洗菜,都要從一條大臺階走下去,到達河邊。另一個小伙子卻對我說,他走在臺階上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一座山。因為他在礦區(qū)長大,上學的路上,從家里出來,先要下一段臺階,穿過河谷到對面山上上學。”王昀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個人的阿魯法瑪經(jīng)歷,對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中的人而言,喚起的記憶是不一樣的?!斑@才是真正的建筑:通過在建筑中的行走,喚起不同人的空間感受或回憶?!?/P>

  行走和觀察,也是王昀獲得設計靈感的方式。10 多年來,王昀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聚落的研究,足跡遍及全中國和世界各地,尤其是偏遠地區(qū)。和民居研究把視野集中在一個個單一的房子不同,聚落是從整體出發(fā),把一個村落所有的房子作為整體研究。“當你在聚落中行走的時候,會看到很多有趣的場景,總會有讓你感動的地方。把空間的感覺移植到自己的設計中,有類似生活經(jīng)歷的人,會在大腦中把這種類似的生活場景調動過來。”

  西溪學社是位于西溪濕地里一系列沿著河道鋪陳開來的柱體、椎體、立方體等幾何形狀白色建筑。

  同觀察聚落,表面是看房子,其實是看人類如何根據(jù)人性本身或者最基本的需求來蓋房子。今年 7 月,他剛剛帶著學生從云南回來,這次的調查手法比以往更為細致,包括測繪和采訪,都是想知道,當?shù)厝嗽跊]有什么錢,沒有太多材料可供選擇的情況,是如何根據(jù)本能和最基本的需求把房子蓋起來的。

  對于王昀的設計風格,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很多人覺得他的作品過于抽象和形式,就像那個說他的作品“看不出文化”的人。但王昀所有的努力,就是根據(jù)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做出有包容性的房子,提供很多可能性,以后適合各種生活場景的變化。“最好的房子,就是平淡如水的房子?!?/P>

  60 平方米極小城市其實是王昀自己的家,他在一個家的環(huán)境中設置了一個城市中具備的街道、廣場、餐廳等元素。家的功能雖小,但空間上的構造關系是一致的。

  王昀最近在做的經(jīng)濟適用房項目,是每間房子只有 40 平方米的小戶型,每一個開間都很窄。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項目,他卻考慮了很多未來的可能性?!叭绻≡谛》孔拥娜顺闪⒘思彝ィ辛俗优?,需要和老人同住,房子要換大?;蛘呶磥砣丝跀?shù)量減少,不需要那么多房子,有沒有可能把三套小房子改成一個大房子?”

  他的解決方案是在設計階段就把未來可能做門的位置留出來,避免把未來可能需要打通的墻壁做成剪力墻,那樣就不會發(fā)生要在墻上鑿洞但不能鑿的情況,只要直接推掉,三個房子就可以變成一戶。“作為建筑師,看不到 70 年后會怎樣,但是使用者會覺得,哦,還可以這樣改,那個時候的設計師為我們考慮了這么多,所有人都會感激你?!?

[Page: ]

華黎:接地氣的建筑師

華黎說他絕不會做一些為了顯示個人風格而完全忽略居住者基本感受的建筑。建筑就跟植物一樣,必須根植于土壤接地氣,而不是輕飄飄地浮在那兒。

華黎,TAO 跡· 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辦人。代表作:四川德陽孝泉鎮(zhèn)民族小學、云南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水邊會所、半山取景器。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12 年 入選美國《建筑實錄》雜志評選的全球設計先鋒。
2012 年 第三屆中國建筑傳媒獎青年建筑師獎。
2012 年 香港亞洲設計獎榮譽獎。
2012 年 美國《建筑實錄》雜志“好設計創(chuàng)造好效益”中國獎“最佳公共建筑獎”。
2011 年 UED 博物館建筑設計優(yōu)秀獎。

  在建筑師的職業(yè)道路上,華黎走得并不順利。

  2003 年,畢業(yè)于耶魯大學建筑系、之后在美國兩家建筑事務所工作過的華黎,信心滿滿地回到北京,和朋友一起合伙創(chuàng)辦了普筑建筑事務所,希望能將多年來學到的建筑知識用在中國的土地上。但是結果卻并不如意,他接手了一些包括城市設計規(guī)劃和研究在內的大尺度項目,但最終這些項目要么無法實現(xiàn),要么實現(xiàn)了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華黎感到了強烈的挫敗感,于是漸漸意識到,作為一個從做小工作室開始自己的建筑實踐的建筑師,如果一開始就實施一些大型項目,操控力是很不夠的。

  就在周圍的朋友都覺得華黎“ 完蛋”了的時候,常夢關愛中心小食堂給了華黎信心,那是 2007、2008 年前后。

  常夢關愛中心是一個收養(yǎng)了10余名智障兒童和孤兒的慈善機構,食堂的建筑面積只有 180 平方米,項目預算非常有限,設計必須采用最經(jīng)濟和易操作的方式。正因如此,這是一個拋棄了一切不必要的裝飾、只滿足使用者最基本需求的建筑。


  華黎“水邊會所”,注重空間通透性、層次感和流動性。透明使建筑的物質性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對外部的水、竹林等自然環(huán)境的體驗的營造。

  “這個建筑雖然很小,但對我的意義很大。這是建筑回到自己、回到起點的嘗試。”坐在他位于北京草場地的新工作室里,華黎回憶道。

  常夢關愛中心食堂之后,華黎又做了幾個規(guī)模不大但反響很好的項目,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四川德陽孝泉鎮(zhèn)民族小學和云南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與此同時,華黎和原來的合伙人分開,在 2009 年獨自創(chuàng)辦了 TAO 跡·建筑事務所。

  四川德陽孝泉鎮(zhèn)民族小學和云南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都有著很強的地域特色,這樣的項目正是華黎所喜歡的。“我比較感興趣在不同的地域條件下,設計應該如何去面對不同的場所、氣候、建造技術和條件、傳統(tǒng)工藝和資源、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P>

  在這兩個項目中,華黎都非常重視建筑對所在環(huán)境的呼應。學校并不是一所孤零零的學校,而是有庭院、街巷廣場、臺階等元素的小型社會,在形態(tài)上和孝泉鎮(zhèn)震前的城市空間相呼應,而不是粗暴地將原來的城市肌理抹去。具體到建造過程中,華黎充分利用了當?shù)夭牧虾凸に嚕珥搸r青磚、木材、竹子等,還包括地震后回收的舊磚。

  半山取景器,位于威海塔山公園里,坐落在一個長滿了刺槐樹林的山坡上。從西側看,建筑隱匿于樹林當中。

  在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建筑師將博物館做成由幾個小體量組成的建筑聚落,如同一個微縮的村莊,以至于外人幾乎無法將這座建筑和村子里的其他建筑區(qū)分開來。為了與手工造紙這種傳統(tǒng)手工藝相呼應,博物館采用了傳統(tǒng)的木梁柱體系、榫卯連接。內外墻采用當?shù)氐纳寄?,屋頂用竹子,并完全由當?shù)毓そ硜頎I建。

  華黎喜歡去工地,只要時間和預算允許,他就一直喜歡往工地跑,看到建造過程,從工人那兒學到建造方式。

  他一直認為,建筑師對于材料和構造的理解,必須要來自于對建造工藝的了解。

  手工造紙博物館建造在云南騰沖高黎貢山下新莊村邊的田野中,設計的想法是在這個很小的建筑做出豐富的空間層次和變化,因此將建筑做成由幾個小體量組成的一個建筑聚落,如同一個微縮的村莊。

  他提到威海的“半山取景器”項目:“我們要做一堵石墻,不想做那種由機器切出來的整齊的墻面,而是大小不一、有自然肌理的毛面。直到我去了工地,看到石匠加工的方式,我才意識到我們對石材加工的勞動密集程度是多么估計不足。因為加工過程實在太麻煩了,石匠要把來料切開,每一塊大小都要不一樣,粉塵四散,花費了很多勞動力。如果來之前在采石場就爆破、劈裂,相對就更符合我們所謂的自然觀念。”

  這件事情發(fā)生以后,華黎一直提醒自己和同事,一定要了解工人是怎么把材料加工出來的,不要采取讓人覺得是很荒謬的做法。

  最近的一些展覽和講座上,華黎談到自己的設計理念,用得最多的就是“在地建筑”四個字?!敖ㄖ透参镆粯樱仨毟灿谕寥?,接地氣,才能吸收養(yǎng)分,而不是輕飄飄地浮在那兒。”正因如此,他絕不會把建筑當成一種主觀形式,不會做一些為了顯示個人風格而完全忽略了居住者基本感受的建筑。

  四川德陽孝泉鎮(zhèn)民族小學, 設計時將校園視為一個微型城市,在校園內創(chuàng)造出許多類似于城市空間的場所:街巷、廣場、庭院、臺階。這些場所給孩子們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游戲角落和迷宮式的空間體驗,試圖在延續(xù)孝泉鎮(zhèn)的城市空間記憶的同時,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同樣,他非?!皡拹骸彼^的明星建筑師,建筑師明星化是非常狡猾和功利的方式,“建筑是不是好,時間會有評判,建筑自己會表達,不用過多地花言巧語?!?/P>

  然而,現(xiàn)實就是充滿了悖論,建筑師必須是一個游說者和活動家,需要用語言去影響所有人,包括甲方、使用者、投資者、媒體、公眾,把理念和觀點表達出來。

  “建筑師是應該安安靜靜地畫圖紙,而不是天天去游說。我是喜歡安靜的人,不喜歡到處說,我覺得建筑應該是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非要說的話,借用我喜歡的建筑師的一句話——建筑的美應該是存在于寂靜當中的?!?

[Page: ]

張雷:建筑就是對立統(tǒng)一

  張雷常因為喜歡耍酷而被同行拿來開玩笑,但他的建筑卻包含著強烈的哲學思辨意味——他多年不變的設計思想是“對立統(tǒng)一”,把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體現(xiàn)在一個建筑里,比如新與舊、動與靜、強與弱、虛與實、人工與自然。

張雷,張雷聯(lián)合建筑事務所合伙人。代表作:四號住宅、詩人之宅、混凝土縫之宅、揚州三間院。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08 年 事務所被美國《建筑實錄》評選為全球設計先鋒事務所。
2009 年 被英國 ICON 雜志選為全球 20 位最有未來影響力的青年建筑師。

  張雷的外形非常有“江湖大哥”的氣勢:長發(fā)已經(jīng)蓄了多年,堅持只穿黑色的衣服,墨鏡在外戶是從來不摘的。

  采訪開始之前,記者先向張雷證實了幾個“江湖”上關于他的傳言:愛穿皮衣,喜歡吃肉,從來不看電影,也不吃午飯——這些都是生活中真實的他。不過,這個極有個性、外表又很酷的建筑師卻并不難相處,他的性格其實非常溫和健談,甚至還會幫攝影師支招:“葉子擋住臉一點,有點神秘感比較好?!?/P>

  張雷兒時的夢想是設計航空母艦,他一心只想到上海交通大學讀船舶設計專業(yè),可他父親為畫畫出色的兒子選擇了建筑專業(yè)。后來即便是考取了東南大學建筑系,他也沒有覺得自己以后會是個建筑師。

  張雷“混凝土縫之宅”,樓梯的設置,使住宅的左右兩組垂直單元拉開并形成裂縫,形成空間立體化和視覺化(攝影Iwan Baan)。

  那個時候張雷有很多興趣愛好,喜歡舞蹈和攝影,還愛讀詩、寫詩,頭發(fā)長及腰間,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拔ㄒ坏倪z憾是大學里沒談戀愛?!睆埨组_玩笑說。

  1988 年從東南大學畢業(yè),張雷留系成為老師。那一屆學生里出了不少人才,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王澍就是他的同學。1991 年,張雷獲得了公派瑞士留學的機會,回國后他繼續(xù)在東南大學任教,但那時候他依舊沒想往建筑師的方向發(fā)展。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張雷曾經(jīng)談道:“有一次帶著學生們去建房子時,我才開始對建筑設計有興趣。看著設計的圖紙,自己的觀點最終慢慢成形,成為一棟實實在在的房子,這個過程是很幸福的?!?000 年,張雷來到南京大學任教,那個時候他才決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相比一畢業(yè)就進入設計院或者自己出來單干的建筑師,張雷的起步雖然較晚,卻發(fā)展得非??欤挥昧瞬坏?10 年時間,他就把工作室推上了美國《建筑實錄》2008 年全球 10 大設計先鋒事務所之首。

  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展覽館中的視覺要素幾乎完全被符號化。

  對立統(tǒng)一,是張雷多年來總結的設計思想。他希望建筑都有一個對立關系,然后統(tǒng)一,也就是說把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在同一事物里得到體現(xiàn)。比如他設計的南京混凝土縫之宅,就是新和舊的對立關系,有些項目則是強與弱的對立,或者人與自然的對立。他親自帶我們去看了他為中國國際藝術實踐展所做的四號住宅,這棟建筑位于接近山谷的緩坡上,前面是山林里自然形成的排洪溝,背后則有一處小山丘。建筑由 5 個立方體疊加而成,頂上還有一個露臺。“ 中國傳統(tǒng)的房子是有中心的,比如民居的院子是中心。

  中國人喜歡院子,因為在院子里你會感覺天和地都是自己的。四號住宅露臺的功能有點類似傳統(tǒng)民居的院子, 是建筑、人、自然交融的場所?!睆埨渍f,“雖然建筑的外觀是個立方體,但每一層之間的裂縫是非線性的,這就是種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對立統(tǒng)一?!?/P>

  “詩人之宅”的王宅磚墻,每一處墻面都是空洞、凹半磚和凸半磚砌法的混合(攝影Iwan Baan)

  位于南京高淳的詩人之宅是張雷另外一個為外界廣泛關注的代表作。詩人住宅延續(xù)了張雷慣用的“院落”主題,建筑由兩個 L 形平面構成,分別采用了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布局,對應于西面及北面的湖面。建筑以鄰近磚窯生產(chǎn)的紅磚作為主要材料,每平方米造價只有 800 元,工人在壘砌的時候采用了兩至三種砌法的混合,形成一種外凸和內凹相間的韻律感,讓普通的紅磚樓看起來又很有藝術性。從外觀看不到建筑的大門,只有一條狹窄的縫隙表示入口。

  內部則采取開放模式,虛空的部分則分別被設計成前院、冥想院和天井等場所,并將幾個連續(xù)而有層次的空間組織在一起。

  除了這些具有實驗性的建筑作品,張雷更加關心的其實是貼近民生的一些項目,用最簡單、最直接明了的方法,來回應復雜的需求?!?998 年發(fā)生的全國性洪災對我影響很大。洪災發(fā)生后,我和幾個朋友去南昌做義工,幫助災后重建。但是政府給每家五千元補貼,這點錢能給災民造怎樣的家?當時我只有一個信念,怎么用最合理的方法、最低的造價把房子蓋起來。這個概念也延續(xù)到了今天。”

  張雷為中國國際建筑藝術實踐展設計的四號住宅(攝影姚力)。

  如今張雷的事務所正在參與的項目之一,是拆遷安置房的建設?!安疬w房是個很特殊的項目,因為拆的不止是房子,還有人際關系。居民被迫搬離原來熟悉的居住環(huán)境,如何讓他們在新的社區(qū)獲得安全感?如何還原他們原本的生活習慣?為此我們歸納了 35 個要素,新社區(qū)將符合所有這些要素。”

  雖然設計過很多漂亮的建筑,但張雷自己的家卻不怎么講究?!拔覍ψ约旱姆孔泳腿齻€要求?!睆埨赘嬖V我們,“第一,離市區(qū)近。第二,要精裝修的。第三,空調系統(tǒng)要好?!?/P>

  或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張雷的女兒也奔赴美國學習建筑,只不過因為“實在太辛苦”,一年之后就轉學了房地產(chǎn)。張雷說:“女孩子搞建筑確實挺辛苦的,一點私人時間也沒有?!?

[Page: ]

柳亦春、陳屹峰:遺憾的是沒有被實現(xiàn)的設計

  這兩個人,一個開朗健談,一個含蓄內斂,互補的性格使他們合作搭檔 10 多年。事務所成立來,他們始終將設計師的數(shù)量控制在12人之內,也不愿從建筑師轉變成經(jīng)營與管理者。

柳亦春、陳屹峰 ,大舍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代表作:螺旋藝廊、上海青浦的夏雨幼兒園、嘉定新城幼兒園、青浦青少年活動中心。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11 年 被美國《建筑實錄》評選為年度全球 10 佳“設計先鋒”。
2010 年 WA 中國建筑獎佳作獎。
2009 年 美國《商業(yè)周刊建筑實錄》評選的最佳商用建筑獎。

  采訪之前聽說柳亦春曾是個叛逆的搖滾青年,沒想到他一開口就把我們逗樂了:“前幾天朋友發(fā)給我一副對聯(lián),說給你們聽聽吧。上聯(lián):一天晚上兩個甲方三更半夜四處催圖只好周五加班到周六早上七點畫好八點傳完九點上床睡覺十分痛苦。下聯(lián):十點才過九分甲方八條短信七個電話居然要六處調整加五張圖紙四個小時交三個方案兩天周末只睡一個小時。橫批:用第一稿?!?/P>

  建筑師被甲方折騰到接近崩潰的狀態(tài),就在這樣的調侃中被消解了??梢娏啻赫娴氖莻€很隨性的人。柳亦春交友廣泛,在圈里人緣很好,經(jīng)常在建筑圈的各種場合都能看見他的身影,人稱“柳公子”。2001 年,他和同在同濟建筑研究院工作的陳屹峰,一起辭職創(chuàng)辦大舍建筑事務所時,也沒有太多的糾結。

  當年和他們一同創(chuàng)業(yè)的還有莊慎,三人經(jīng)歷了一段“中國合伙人”時期,后來莊慎脫隊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阿科米星,陳、柳二人的搭檔關系倒是維持了十余年。談到相處的“秘訣”,陳屹峰說其實就是對建筑理念的共同追求。

  大舍作品青浦青少年活動中心,位于青浦老城東側的新城內。設計的出發(fā)點是在城市環(huán)境的背景中,探討構建人性化的小尺度公共空間序列的可能性,并以此來重構傳統(tǒng)江南城鎮(zhèn)的記憶(攝影姚力)。

  “大舍”這個聽起來頗有儒學意味的詞,時常被人誤解為代表著中國特色的設計?!捌鋵嵨覀儾惶矚g‘中國特色’這個標簽,如果非要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大舍的設計風格,應該是現(xiàn)代的、抽象的、地域性的?!标愐俜甯嬖V我們。實際上, “大舍”來自于德文“deshaus”(和房子相關的)的音譯,而“舍”又恰好是《說文解字》中與建筑相關的一個象形字,“大”則是古代對事物的尊稱?!斑@也許暗示著我們的建筑理應與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有著深深的關聯(lián),也就是所謂的地域性?!?/P>

  從設計院跳出來之后,雖然有了可以選擇項目的自由,但二人依然需要面對許多困擾中國建筑師的問題:比如政策法規(guī)的限制、行業(yè)體系的不規(guī)范等等。

  螺旋藝廊創(chuàng)造了一種從風景中進入建筑的方式。

  “國內不允許私人擁有土地,所以沒有那么多像國外那樣好看的私人住宅。

  同樣,因為沒有很好的結構工程師的配合,國內很多建筑師要身兼數(shù)職,做設計就不是那么純粹的事?!绷啻赫f。

  或許是巧合,大舍參與的多個設計項目的服務群體都是青少年或者兒童。目前二人覺得最滿意的作品是位于上海青浦的夏雨幼兒園。翻看幼兒園的設計規(guī)范和江南園林的平面,我們不難理解大舍構思的初衷,其中每個單元里必需的室外活動場地卻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江南園林中的院落布局。當高大的喬木植入各個院落,建筑在空中被化解,而最終的建筑形象也因這些樹木而生機勃勃。這一設計為大舍贏得了諸多建筑界的榮譽。

  上海青浦的夏雨幼兒園是大舍最滿意的作品,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江南園林中的院落布局。

  雖然在工作上合作默契,私下里的兩個人性格并不相同。柳亦春在大學里就是個很有個性的小伙子,據(jù)說當時還是“長發(fā)飄飄”的搖滾青年標準扮相。今天的他依然對文學、音樂和電影保有興趣,時不時還會到豆瓣上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平時喜歡看偵探小說和懸疑劇,還自嘲說是國產(chǎn)家庭倫理劇和日韓偶像劇的忠實觀眾。聊到電影時,柳亦春尤其興奮:“當年《將愛情進行到底》就是在我們院拍的,那時候王學兵就坐在我的座位上,我還教他怎么演才更像學建筑的呢!”于是我們借題發(fā)揮,讓他談談對《致青春》里那個“搶救模型”的經(jīng)典鏡頭的看法,他笑著說:“那個模型啊,業(yè)內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建筑系學生做的,一看就是房產(chǎn)公司做的,說不定是從售樓處拿來的?!?/P>

  嘉定新城幼兒園,以坡道為主要交通聯(lián)系的中庭提供了超越日常經(jīng)驗的空間體驗(攝影Zhang Siye)。

  相比之下,陳屹峰的個性更加含蓄,他愛看的書也偏向文史哲一類,說自己有的時候會有審美潔癖,“覺得能看得入眼的東西越來越少了”。這個當年江蘇昆山的高考狀元,小時候從家里訂的《科學普及》雜志上受到建筑啟蒙,高考填寫志愿時就直接選了建筑學。這個做事一直中規(guī)中矩的好學生,當年也曾讓人驚訝地放棄了直升博士的機會?!安贿^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實踐建筑師,真正地去把房子蓋出來,所以就放棄了這個機會。”

  2011 年,大舍被美國建筑師協(xié)會會刊《建筑實錄》評選為年度全球 10 大設計先鋒之一。公司成立 10 余年,團隊卻還是維持在只有 12 名設計師的規(guī)模。陳屹峰告訴我們,如果擴大規(guī)模,就必須在管理與經(jīng)營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而由建筑師轉化成經(jīng)營與管理者并不是二人的本意,所以還是希望保持這種創(chuàng)作型工作室的模式,從而保證每個設計都有比較高的品質。陳、柳二人認為,好的設計不應該拘泥于任何材質或者形態(tài),而是那些解決了具體問題,讓人用得舒服,又能有所思考的問題。很遺憾的是,有的設計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最終被呈現(xiàn)出來,這些半路夭折的建筑,不僅斷送了一些可能非常好的設計,最重要的是少了一種探索建筑可能性的機會,這是他們認為最大的遺憾。在大舍的辦公室內,就陳列著這樣一些未能最終實現(xiàn)的建筑模型,用來紀念那些“未完成品”。

[Page: ]

李虎、黃文菁:我們更感興趣城市的問題

  只把建筑扎根在城市,只做公共項目,是李虎和黃文菁的建筑理想。這不是容易的事,但也沒有取巧的辦法。

李虎、黃文菁,開放建筑事務所合伙人。

代表作:歌華營地體驗中心、北京四中房山校區(qū)、二環(huán) 2049、紅線公園。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
2012 年 中國建筑傳媒獎最佳建筑獎。
2012 年 WA 中國建筑獎優(yōu)勝獎。
2012 年 北京年度設計獎提名。
2011 年《新視線》雜志年度創(chuàng)意先鋒。

  開放建筑事務所位于北京二環(huán)東北角當代 MOMA 一棟建筑物的頂樓。一堵厚厚的圍墻把里面的住宅樓和外面的馬路隔開。進到 25 樓的事務所,必須經(jīng)過兩重管家。管家其實就是門衛(wèi),但因為是一個高檔社區(qū)里的門衛(wèi),他們也有一個與之對應的高檔名字。

  這樣的場景大概是李虎很不愿意看到的。2003 年,他和著名美國建筑師 Steven Holl 一起設計當代 MOMA,其中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即使是一個僅為少數(shù)人擁有的高檔社區(qū),也應該具備一些能讓所有人都享受到的公共空間。所以,他們做了很多工作,在社區(qū)里加入了能對外開放的電影院、書店、藝術館、餐廳……但如今看起來,因為開發(fā)商、業(yè)主隱私等種種原因,社區(qū)并沒有像預想的那么開放。但這個項目依舊是李虎自豪的,特別是建筑內部的恒溫恒濕系統(tǒng),能將室內溫度始終保持在 20-26 攝氏度之間,而且不會干燥。工作室里的一棵大型綠色盆栽,養(yǎng)了很多年也依舊茂盛。

  2010 年,李虎脫離了Steven Holl建筑事務所,開始和太太黃文菁一起專注于早在 2003 年兩人在美國時就已成立的 OPEN 建筑事務所。離開的原因很簡單,他想回歸到公共項目、文化項目和教育項目中來。這原本是他在 Steven Holl 美國事務所時擅長做的建筑類型,可到國內以后,發(fā)現(xiàn)只有那些大型的項目才會邀請 Steven Holl 建筑事務所做設計。而李虎喜歡的公共項目,往往因為能支付的設計費用太低而無緣接手。

  李虎、黃文菁作品:歌華營地體驗中心,是面積只有 2000 多平方米的空間,要滿足的是一個小型綜合文化體的要求,包括教學、居住、小型展館、小劇場、咖啡廳、圖書館等等。

  李虎和黃文菁都來自明星建筑事務所,李虎在 Steven Holl 建筑事務所工作了 10 年,黃文菁在紐約時是貝聿銘建筑事務所的資深建筑師,做的都是精英項目。

  “但實際上,有 90% 的建筑都是無人設計或非常糟糕的狀態(tài)。中國面臨著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建筑師要設計體量很大的項目,但只有很少的時間,傳統(tǒng)的、西方式的精雕細琢的工作方法已經(jīng)無法應對。

  OPEN Architecture 代表著一個最單純的理想——如何讓建筑為每個人所用?!?/P>

  在這個宏大的理想面前,李虎的第一個做法是介入公共建筑。和以往在 Steven Holl 建筑事務所時期幾乎只接觸商業(yè)項目不同,OPEN 建筑事務所幾乎只做公共性質的項目,他們很少介入私人住宅(他們唯一做過的私宅是自己的家)和只為極少部分人服務的會所等奢侈場所。

  龍灣別墅是李虎和黃文菁的家,也是他們唯一的私宅設計作品。

  公共事業(yè)項目的預算都不會太充裕,“所以我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動腦筋怎么用便宜的材料做有趣的空間”。也正因如此,李虎和黃文菁可以在項目中部分地實踐建筑理想。正在建造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區(qū),他們在設計和建造的同時,也在尋找一種公立學校的建筑原型。有了原型之后,再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進行變化,推廣到其他公立學校建設。

  “有人在微博上說,有人抄了我們四中的設計去投標。我看了一點也不生氣,我其實是想讓人家去學習借鑒,這就是推廣——當然你不能只抄一個外形?!闭f起來容易,但當他們后來接觸到一個面積是四中三倍大的學校項目時,卻發(fā)現(xiàn)這個“原型”完全不夠用,他們自己也無解,并開始新的探索。

從之前動輒幾十萬平方米的大型項目,到如今大多是小體量項目,難度并沒有降低。如果說,以往的實踐需要花大量精力,在商業(yè)項目中自然而然地、有創(chuàng)造力地融入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那么現(xiàn)在,李虎和黃文菁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解決復雜的功能?!扒鼗蕧u的歌華營地體驗中心,面積只有 2000 多平方米,但方方面面要滿足的是一個小型綜合文化體的要求,包括教學、居住、小型展館、小劇場、咖啡廳、圖書館等等?!?/P>

  歌華營地體驗中心,被動式節(jié)能和自然材料結合,樸素沒有裝飾的空間,開放靈活的體驗,令建筑本身成為營地的一本教科書。

  和那些選擇在偏遠地區(qū)做一些個人化建筑的建筑師不一樣,李虎和黃文菁更愿意把建筑實踐扎根在城市。“無論我們怎么談農(nóng)村問題,但身為建筑師,我們更感興趣的是城市。至于農(nóng)村,能保持它的自然狀態(tài)最好了。”李虎說。

  城市的局限、功能的復雜性,需要建筑師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李虎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向窗外望去:“很多人有一個誤區(qū),覺得北京太密了。但是你坐在我的辦公室里就會看見,東直門這一帶其實有多空曠?!彼スさ氐穆飞?,還在三環(huán)四環(huán),就已經(jīng)非??諘?,“可我們還在不停地造五環(huán)六環(huán)七環(huán)和城市擴張,非?;奶?。”

  “紅線公園”是一個裝置藝術作品,“紅線”是指建設用地的控制線,這個裝置意圖將紅色邊界線上的圍墻改造成線性的公園單元系統(tǒng),代表著李虎和黃文菁對城市生活的理想。

  和紐約、東京、首爾這樣的城市相比,北京的人口密度并不算大,但面臨的交通、污染等問題卻極為突出。OPEN 做過一個“二環(huán) 2049”的研究項目,以二環(huán)為切入點,探討一種新的城市發(fā)展策略。OPEN 設想將二環(huán)主路所占用的寶貴土地變成北京線性的“中央公園”,同時插入城市嚴重缺乏的各種公共文化設施。

  在網(wǎng)站的效果圖上可以看到,原來二環(huán)的寬闊馬路被減少到一兩根車道,其他都是大片大片的綠地、公園、市民的戶外活動場地。步行、自行車和地鐵取代了原來極度依賴私家車的交通體系。

  改造城市并不是一個小小的事務所就能做到的,李虎的另一個身份是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建筑學中心Studio-X 的負責人。Studio X 既是一個促進當?shù)亟ㄖ幕?、學術交流的平臺,也是一個集合了各領域專家的智庫,城市問題將會是這個智庫未來重點研究的問題。

  “城市問題不簡單,但我們不會選擇做容易的事。你可以說這是硬碰硬,但真的不知道有取巧的辦法。”李虎總結。

[Page: ]

莊慎:建筑師應該是理想主義者

  藝術家可以通過批評、抨擊的態(tài)度來創(chuàng)作,但是建筑師沒法這么干,建筑師必須時刻對生活、對社會抱有積極的想法,造出更好的房子,讓生活更美好。所以,建筑師應該是理想主義者。



莊慎,阿科米星建筑設計事務所合伙人。代表作:雙棲齋、黎里、長寧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嘉定新城規(guī)劃展示館、上海文化信息產(chǎn)業(yè)園、莫干山蠶種場改造項目。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12 年 WA 中國建筑將佳作獎。
2010 年 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施工管理杰出成就獎”。
2006 年 美國《商業(yè)周刊建筑實錄》評選的最佳商用建筑獎和 WA 中國建筑獎佳作獎。

  阿科米星建筑設計事務所藏身在一個居民區(qū)里,由曾經(jīng)的托兒所改建而來,需要穿過幾條弄堂才能找到入口。莊慎倒是挺喜歡這里的,因為這個地點無意中也體現(xiàn)了事務所現(xiàn)在的關注點——關注城市日常,關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美中不足的是,事務所的院子里偶爾會迎來“高空墜落物”。

  “建筑師不能只是關起門來做一些自我陶醉的作品,我現(xiàn)在越來越有興趣做一些接地氣,對使用者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建筑。”莊慎身上有著 70 后建筑師普遍具有的社會責任感,比如當他談到自己廣受贊譽的江蘇吳江黎里古鎮(zhèn)一個改擴建項目(以下簡稱“黎里”)時就坦言,這個作品從出發(fā)點到完成度都很好,特別是它成功地把建筑師童年時的個人經(jīng)歷和專業(yè)知識交織在一起。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黎里”并不算是個特別成功的作品,因為“沒有被很好地用起來”。原本希望做成一個供藝術家工作、居住和展示作品的地方,但因為和周邊鄰居的糾紛沒有處理好,現(xiàn)在還處于空置狀態(tài)。

  莊慎作品:上海文化信息產(chǎn)業(yè)園,把中式庭院的感覺帶到了工業(yè)園區(qū)的半空。

  莊慎理想中的“黎里”應該是一個典型的“混合設計”。他將事務所起名為阿科米星也與此相關?!鞍⒖泼仔恰笔怯⒄Z architectur(e 建筑)加上 mixing(混合)的音譯。莊慎告訴我們,城市的發(fā)展應該是“漸變”的過程,但是如今快速的城市化和商業(yè)開發(fā)造成城市的“突變”,把人們原來的生活連根刨起,打碎分離,造成種種不便?!皠e人在拼命推進,那我們就在后面修修補補,把因為快速開發(fā)而斷裂的城市用我們的建筑整合起來?!?/P>

  莊慎被同行稱作一個“很放松的建筑師”。“做建筑師一定要有特別好的心理素質,不管事情怎么難搞,你都要挺住。”在他看來,建筑師都是樂觀主義者。

  阿科米星正在進行的項目之一是位于莫干山的一個舊蠶廠的改造,3000 平方米的室外空地,改造后將成為一個公共市集,而周圍的幾棟舊廠房則將變身成青年旅館和餐飲場所。

  “藝術家有時可以通過批評、抨擊的態(tài)度來創(chuàng)作,但是建筑師沒法這么干,我們必須時刻對生活、對社會抱有積極的想法。建筑師肯定都想造出更好的房子,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所以正直的建筑師應該是理想主義者?!?/P>

  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跟剛從同濟大學畢業(yè)進入同濟設計研究院的那 3 年是完全不同的?!?那3 年的工作密度比現(xiàn)在任何時間都大。” 他參與了同濟大學中德學院、上海淞滬抗戰(zhàn)紀念館、浙江海寧錢君匋藝術館、上海東昌路輪渡站等多個重要項目,從一個建筑系學生真正成長為專業(yè)技能全面的建筑師。

  2001 年,因為想要尋求更大的發(fā)展空間,莊慎與柳亦春、陳屹峰共同創(chuàng)立了大舍建筑設計事務所。莊慎說創(chuàng)業(yè)的初衷很單純,“ 那個時候國內的獨立事務所還很少, 我們自己也不知道這條路該怎么走,就想先干起來再說。”

  雙棲齋的原址是一個豬圈,改造后兩株老樹被納入建筑內部,做成了一個開放式廳堂。

  2009 年,莊慎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離開大舍,創(chuàng)辦阿科米星。從這時起,莊慎開始更多地關注“建筑能干什么,建筑師能起什么作用”?現(xiàn)在他的團隊共有 14 名設計師,所參與的項目不僅有以往的公共建筑,而且還讓實踐擴展至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的改造?!拔覀儺斎灰步印吒粠洝椖浚覀兊膶嵺`并沒有界限,而且也需要用好的經(jīng)營來平衡那些探索研究的實踐。但是對貼近大眾的建造活動,我們現(xiàn)在會更有興趣?!?/P>

  目前阿科米星正在進行的項目之一是位于莫干山的一個舊蠶廠的改造,3000 平方米的室外空地,改造后將成為一個公共市集,而周圍的幾棟舊廠房則將變身成青年旅館和餐飲場所。因為是從自然環(huán)境中就地取材,大量使用了竹材和石料,所以改造的成本很低,莊慎說這是個“不掙錢的項目”,但是特別有助于在實踐中提高建筑師的設計技巧和創(chuàng)造思維。比如青年旅館的一樓是下沉式的,有半截門窗露在地面上,他們請當?shù)氐氖止そ秤弥駰l編了幾個大大的像鳥籠一樣的罩子,罩在每間房間的門窗外,這樣就等于為一樓的每一戶圈出了一小片天井,既保證了采光,又有一定的私密性。

  嘉定新城規(guī)劃展示館,建筑體現(xiàn)了一種遠眺風景的姿態(tài),無論是平臥在水中的體量,還是以群柱踮腳站立在水面上的體量,都提供了盡量開敞的視野與可供室內外活動之用的屋頂平臺。

  莊慎 1971 年出生在江蘇吳江的一個教師家庭,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他從小就是學校的模范生。莊慎告訴我們:“我讀小學的地方震澤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古鎮(zhèn),生活很平靜,景色特別美?!?/P>

  他還向我們詳細地描述了曾經(jīng)就讀的蘇州中學:“紅色的磚墻,旁邊就有蘇式園林。我那時候經(jīng)常會和同學們走到觀前街去,就為吃上一碗頭湯面?!蓖晟钪械漠嬅鏋榍f慎日后作設計提供了很多靈感,也為他作為一名建筑師的審美奠定了基石。

[Page: ]

董功:現(xiàn)階段應該說說態(tài)度和方法

  董功自認為的“建筑師該做的事”,在今天的中國被當成“美德”。他身上具備的真實、坦誠,以及強烈的自我反思精神,在當今年輕建筑師群體中很有代表性。


董功,直向建筑事務所合作人。代表作:天津西青區(qū)張家窩鎮(zhèn)小學、昆山有機農(nóng)場系列、瞬間城市——合肥東大樓售樓處、華潤置地廣安門生態(tài)展廊。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12 年 WA 中國建筑獎佳作獎。
2012 年 美國《商業(yè)周刊建筑實錄》主辦的“好設計創(chuàng)造好效益獎”。
2011 年 中國建筑學會舉辦的第六屆建筑佳作獎。

  采訪結束是下午4點不到, 1個多小時以后,董功又將匆忙出發(fā)前往昆山。

  就在前一天,剛從廣州回到北京的董功接到一個電話,電話來自正在建設中的昆山有機農(nóng)場入口涼亭的施工人員。

  施工隊希望節(jié)省材料成本,把原本 8 厘米厚的石板,改到 6 厘米厚,甚至有些地方想改成 4 厘米。

  董功的直覺是:“肯定不行?!钡麤]有直接說出來,一來是電話里沒有把問題搞清楚,二來是如果立刻就在電話里反對,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錯覺,你只考慮建筑師的利益。所以,董功的決定是,去現(xiàn)場,看了再做決定?!半m然我預感去了以后的結論還是不能換,但親自去一趟,起碼能告訴別人,你是實事求是想解決問題的?!?/P>

  對董功的采訪,有一半時間都是在聊“態(tài)度”。就像他把 2008 年成立的事務所起名為“直向建筑”,多多少少說的也是一種做事的態(tài)度——直接、簡單,用誠實的方法面對最基本的問題。2010 年,董功獲得“第二屆建筑傳媒獎入圍獎”,提名理由中有這么一句話:“目前積極活躍于中國建筑界的新銳建筑師(董功),其重要的設計理念是以坦誠直率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tài)度面對設計問題……”

  另一篇文章是這么寫的:“直向建筑尤其重視將設計和概念落實的過程……關注從項目策劃、概念設計到竣工的每一個步驟?!边€有的文章說他,“近乎苛刻地追求細節(jié)”。

  董功作品:采摘亭,是介于陽澄湖和有機農(nóng)田之間的方盒狀建筑,竹子做的豎向隔斷和玻璃墻面組合,讓建筑的垂直界面像薄紗一樣半透明,整個建筑體態(tài)安靜、纖細、輕盈、靈動。

  董功覺得網(wǎng)絡上這些“溢美之詞”其實并不那么值得自豪,或者說自己是被“誤讀”了?!拔抑皇亲隽艘粋€建筑師該做的事”,他說,“所謂的近乎于苛刻地追求細節(jié),我給你舉個例子,諾曼·福斯特屬于對細節(jié)苛刻的,他為了把窗棱從4 厘米做到 2 厘米,可能要把建筑的造價翻一倍?!毕啾戎?,董功自認為的“苛刻”,只是“我們的圖這么畫了,你就必須這么做。如果你不這么做,我就跟你較真?!?/P>

  一個建筑師要求施工方完全按照圖紙建造,并且全程追蹤建造過程,保證按照建筑師的意圖良性發(fā)展,在今天的中國竟然已經(jīng)是種“美德”?!巴瑯拥脑挵岬轿鞣秸Z境里,可能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它們早已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在當代中國,為了迎合飛速城市化帶來的時間和利益的壓力和誘惑,建筑師為了找到他們的生存方式去迎合現(xiàn)實,卻偏離了建筑師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比如能否營造更好的生活,建筑是否有好的品質……”

  “從這個層面講,現(xiàn)階段說說態(tài)度和方法,是有意義的?!倍Φ淖鍪路椒ㄔ谌缃竦哪贻p建筑師中,很有代表性。同樣,他的成長軌跡也很有代表性——從中國最好的高校建筑系畢業(yè),出國留學,在全世界最好的建筑系讀碩讀博,出來以后順理成章地在全世界最好的建筑事務所打工,之后回到中國,單槍匹馬地開辦設計事務所,通過三四個獨立操作的項目得到業(yè)界關注和認可。

  直向建筑事務所從成立到今天是第五年,一度面臨過“是個項目都是好事”的求生存階段。2009 年,昆山城投在網(wǎng)上看到董功設計的“華潤置地廣安門生態(tài)展廊”、“天津張家窩鎮(zhèn)小學”及合肥“瞬間城市”,找到了董功,請董功為他們設計昆山陽澄湖邊有機農(nóng)場的幾個建筑。

  項目從 2010 年開始設計,這是直向建筑的轉折點?!耙粋€很好的開端”,董功總結道,同時也結識了“投緣的甲方”。

  天津張家窩鎮(zhèn)小學,設計師將一個共享的交流“平臺”設置在二層,最大程度上帶來該空間使用的易達性和必達性。

  從最早的采摘亭,到后來的休憩亭、信息亭,到有機農(nóng)場入口涼亭,合作多達四次。也是因為采摘亭的成功,董功被“建筑傳媒獎”發(fā)現(xiàn),他之前所做一系列項目也被人拿出來用作正面教材。

  采摘亭是介于陽澄湖和有機農(nóng)田之間的方盒狀建筑,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竹子做的豎向隔斷和玻璃墻面組合,讓建筑的垂直界面像薄紗一樣半透明。

  整個建筑體態(tài)安靜、纖細、輕盈、靈動。但采摘亭給董功帶來的也不全是贊譽。

  就在不久之前的一次業(yè)內研討會上,有人專門提出了質疑,“為什么在那么原始的土地上做那么工業(yè)化的房子?”

  按照建筑界流行的理念,在水鄉(xiāng)氣息濃厚的江南,大概白墻灰瓦才最靠譜。但這樣的做法恰恰就是董功所謂的“膚淺的模仿”?!拔曳浅M饨ㄖu論家劉東洋的話,人過了天真的年代,就不要再裝天真了。建筑也一樣,舊時代已經(jīng)過去,就不要再從舊東西里找,干脆大膽地、坦率地在新的環(huán)境里創(chuàng)造新的東西。”

  “如果要你在一座古鎮(zhèn)做一個建筑,你會怎么做?”董功想也沒有想:“我相信我不會把傳統(tǒng)的磚和瓦用到建筑上?!?/P>

  他提到貝聿銘的作品。這位建筑大師在中國的著名作品,包括香山飯點和蘇州博物館,都是帶有明顯的中國符號的。董功更喜歡的是貝聿銘在美國時早期的純現(xiàn)代主義作品,“真實,不做作,粗獷的混凝土、鋼、玻璃,充分表現(xiàn)了工業(yè)的美?!倍貞?,“我去過的幾個房子,都很受震撼,情感的力量一點都不亞于老房子。”

  “在巴西、西班牙、日本,這些國家已經(jīng)解釋得很清楚了——工業(yè)化建造里,濃濃的地方情感,人的生活品質,這都是可以解決的。”

  董功做的建筑絕大多數(shù)都位于空曠的荒野中,沒有鮮明的地域特征。他也希望未來能在很有歷史很有生活肌理的城市片區(qū)里蓋房子。但他一定還是用現(xiàn)代的方式,呼應和尊重傳統(tǒng)。

[Page: ]

袁烽:數(shù)字化設計是大勢所趨

以數(shù)字化設計結合低技術手工達到的低級參數(shù)化,在歐美人看來不可思議。袁烽的設計,跟他的生活態(tài)度一樣,奉行“順勢而為”。

袁烽,創(chuàng)盟國際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

代表作:卜石藝術館、J-Office 茶室、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公園蘭溪庭、蘭州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12 年 入圍 WA 中國建筑獎。
2009 年 第五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chuàng)作獎優(yōu)秀獎。
2007 年 第六屆上海( 國際) 青年建筑師設計作品展建成類二等獎。

  “70 后”建筑師袁烽也是個當代藝術愛好者,這從他工作室的環(huán)境就可以看出來——一進門顯眼的位置就擺放著兩幅當代藝術畫作。“當代藝術以心理感動的方式體現(xiàn)批判意義,從這個層面講,跟建筑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這個工作室也是電影《101 次求婚》中林志玲的“家”。據(jù)說被諸多媒體曝光并登上大銀幕之后,就多了很多來此“窺秘”的人。

  2011 年建成的 J-office( 也叫五維茶室) 位于軍工路五維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區(qū),改造之前是一個舊倉庫,重建之后依然保有原先的工業(yè)氣息。這棟造型扭轉的混凝土小樓有上下兩層,二樓還伸出來一個木制平臺,把一棵參天大樹給包了進去。這間 J-office 現(xiàn)在成了袁烽以茶會友的“客廳”,也是平時除了家之外他停留時間最多的地方。

  袁烽的文藝氣質源于他的生長背景:奶奶是日本鋼琴家,家族中既有舞蹈家也有小提琴手,而袁烽的父母則都是北大畢業(yè)的理工科高材生。優(yōu)良的“家族基因”讓袁烽從小就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高考選擇專業(yè)的時候,建筑學成了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對此他解釋說:“想將工科與藝術相結合,建筑是最好的選擇”。

  袁烽作品:卜石藝術館,位于上海徐匯的城市高密度復合區(qū)域中,由辦公空間改建而成,設計師將數(shù)字幾何的概念引入建筑內部,通過從動線折疊到空間折疊,來完成對于空間邏輯的重塑。

  從同濟大學博士畢業(yè)之后,袁烽沒有進入大公司工作,而是在 2003 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盟國際,就在離同濟不遠的一棟寫字樓內。工作了幾年以后,袁烽突然產(chǎn)生了去國外看看的念頭,他說是因為事業(yè)到了一個迷茫期,“覺得自己對于西方建筑的理解還太單薄”。

  于是,2008 年袁烽決定放下手頭的工作,去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進修一年?!澳菚r候我往返于 MIT 和哈佛之間,每天七八節(jié)課,感興趣的就去聽,也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特別是對建筑在哲學、藝術層面的理解。”

  美國的學習對袁烽的另一個影響是更堅定了他對技術的重視?!爸袊俗鼋ㄖ蕾嚨氖俏蛐?,而不是技術。而且,中國建筑師很容易就可以接到項目,太好的市場反而讓人忽略了對技術的研究。”

  五維茶室是一幢造型扭轉的混凝土小樓, 二樓伸出來一個木制平臺,把一棵參天大樹給包了進去。

  2009 年底,袁烽的工作室決定進駐五維創(chuàng)意園,袁烽趁此機會把自己的工作室作為數(shù)字化設計的實踐場地。

  辦公室新砌的那堵墻有個很好聽的名字——綢墻,也是“數(shù)字化設計”的展示典范。具體操作方式,是首先在數(shù)字軟件中將曲面掃掠過的多根結構骨架線進行提取,然后再根據(jù)數(shù)字化放樣做出一比一的木骨架模型,使工人們能獲得直觀體驗。

  綢墻是用園區(qū)內廢棄的磚塊建成的,特殊的形式凸顯了磚塊本身的簡潔形體,除此之外的改造動作并不大,拆了一跨房子,填了幾個窗,植入了一個鋼架。搬到創(chuàng)意園之后,以前的大連路辦公室被袁烽戲稱為“生產(chǎn)車間”,現(xiàn)在才是“改變生活方式”的地方。

  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公園蘭溪庭,這座建筑通過數(shù)字技術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進行了全新演繹。

  袁烽認為, 數(shù)字化設計是未來建筑設計的大勢所趨, 為此他還為工作室購置了歐洲進口的機械設備,以便更好地建造結構復雜的建筑模型, 甚至還專門辟出一塊空間設立“Fablab”( 建造實驗室),進行建筑的可能性研究。傳統(tǒng)方法中,一個項目需要一兩萬張圖紙,而利用參數(shù)化設計,100 張圖紙就可以搞定。

  “前數(shù)字化時代的實踐可以追溯到高迪的圣家族教堂。離我們近一點的比如鳥巢,就是一個數(shù)字化設計的例子,只不過鳥巢的建筑部件都是鋼結構的,直接在工廠預加工好,把組件運到現(xiàn)場拼裝起來就可以?!痹檫€告訴我們,數(shù)字化建造現(xiàn)在歐洲已經(jīng)相當普遍,通常都是設計師在電腦里制作出模型,再由一些工廠用流水作業(yè)的方式把建筑部件加工好,運到現(xiàn)場進行拼裝,是一種精準又高效的建筑方法。

  然而,在中國,這樣的情況又完全不同。由于中國人工成本低,建造技能也相對低下,所以在搭建綢墻的時候,袁烽采用的是數(shù)字化設計與低技術手工建造相結合的方法。他先制作了一個圖表供砌墻的師傅參考,在圖表中每一塊磚上都有編號,就是以這種模板卡位的方式,用低技術和低成本實現(xiàn)了參數(shù)化的建構,也使建筑效果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創(chuàng)盟國際辦公室后院的茶室,是袁烽參數(shù)化設計的樣板,貫通上下兩層的扭轉的墻面是參數(shù)化設計和粗糙手工的結合。

  “我們砌的這堵墻,投入很小,每塊磚的成本大概 1 塊多,合一平方米大約 80 多塊,就算加上師傅的工錢也是很便宜的。而在國外用機械臂砌一堵墻,光是這個機械臂就是上百萬的投入了。面對中國的這種現(xiàn)狀,低技術的處理是很有效的方法?!痹檎f,這種中國特色的低技術手工建造,所帶來的好處不僅是節(jié)約成本,還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建筑效果,因為每一位工匠的工藝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每一塊磚頭的呈現(xiàn)也有所不同,最終的“粗糙”及“無修飾”反而為建筑附上了一層自然淳樸的美感。

  袁烽采用的這種“低級參數(shù)化”,讓歐美同行們感覺非常不可思議。但袁烽從中得出的經(jīng)驗就是,建筑師在設計時,必須把自己納入當下的建造體系中,順勢而為,發(fā)明一些更便宜的辦法,變成一種創(chuàng)新形式。但這終究只是一個過渡階段,未來的參數(shù)化設計必然還是會走向機械化和集約化。

[Page: ]

朱競翔:一種建筑系統(tǒng)的問世

  因為三所“新芽小學”而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的朱競翔,做的并不只是震后建筑。他和團隊研發(fā)的“輕型復合建筑系統(tǒng)”因為建造簡易、造價低、舒適性好等優(yōu)勢,將惠及更多普通人。



朱競翔,香港中文大學建筑系副教授。

代表作:四川廣元劍閣下寺小學、達祖小學、陳碧霞美水小學部分校舍、栗子坪野生動物保護站、上海南匯東灘濕地鳥類禁獵區(qū)管理生活用房。

建筑師及事務所獲獎情況:
2010 年 WA 中國建筑獎優(yōu)勝獎獲獎。
2012 年《 華爾街日報》中文版“2012 年中國創(chuàng)新人物獎”。

  今年是朱競翔在香港中文大學建筑學系教書的第10個年頭。他在香港的生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4-2008年,婉拒了一切入伙要求、“安安靜靜做研究”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2008年開始,他帶著幾個助理,建造了一系列社會公益住宅項目。2008年的四川地震對每個個體有不同的影響,而對朱競翔來說,就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終于露出了“冰山一角”,給這個社會看。

  朱競翔的研究,專業(yè)名稱叫做“輕型復合建筑系統(tǒng)”。簡而言之,這是一種與傳統(tǒng)的重型建筑大相徑庭的建筑形式。

  在朱競翔的介紹中,輕型結構有很多重型結構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重量只有重型結構的13、預制拼裝、運輸便捷、建造簡易、造價低、舒適性好……

  從震后第一次亮相到今天,“輕型復合建筑系統(tǒng)”的研究進入第五個年頭,極少進入大眾視野也不是新聞熱點的朱競翔,已經(jīng)默默地帶領著團隊迅速地完成了 9 個項目。但專業(yè)媒體還是更喜歡用第一所新芽小學——四川廣元劍閣下寺小學作為報道重點,雖然這座建筑現(xiàn)在看起來并不是那么完美,但它畢竟是“輕型復合建筑系統(tǒng)”的原型。

  朱競翔作品:栗子坪野生動物保護站,詮釋了輕型復合建筑結構在冬季寒冷多雨的地方是如何解決舒適性問題的。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震之后,下寺小學被毀壞殆盡,朱競翔領導的小組受慈善基金委托,在下寺小學原址修建一座面積 450 平方米、帶有5 間標準教室的小學。2009 年 5 月,下寺村民以及來自多所大學的 30 名建造志愿者,用 44 天時間做基礎準備與場地清理工作,又用 2 星期完成了房屋結構搭建,同年 9 月,新校舍投入使用。

  下寺小學采用的是輕鋼骨架和填充板材形成的復合結構,輕盈的自重和內部連接性強的特質,使得新建成的校舍能抵御 10 級地震。完整的隔熱保溫、自然采光和通風設計,以及少量的磚、石、混凝土等重型材料,共同創(chuàng)造了房屋內舒適穩(wěn)定的小氣候。

  第一所“新芽小學”問世之后,達祖小學和陳碧霞美水小學相繼建造完工。三所“新芽小學”,從設計到完工分別用了 9 個月、4 個月和 6 個月……如果說第一所新芽小學期間,他們的精力大多放在解決技術問題,那么在后兩所新芽小學,他們則有更多精力去照料文脈和景觀,去解決美觀問題。

  后的項目,不再只是單純的震后建筑,也不只是鄉(xiāng)村小學,而是涵蓋多方面的用途,包括學校、住宅、自然保護區(qū)工作站、多功能辦公空間、展覽空間……也由原來單一的“板材加框架”結構系統(tǒng),擴展到純板式、框架式、箱式四種系統(tǒng)。所有的組裝時間在 1 天至 3 周之內,工程造價控制在每平方米 1300-3000 元。

  上海南匯東灘的濕地鳥類禁獵區(qū)管理生活用房,全工廠預制,基礎準備 3 天,吊裝 1 天。

  采訪前的一個周末,他們的箱式系統(tǒng)——雅致集成房屋,在深圳的中歐低碳城亮相。這棟總面積 400 平方米的3層大樓,只用了16小時就組裝完畢,后來用作媒體中心。2013 年春節(jié)前后,位于上海南匯東灘的濕地鳥類禁獵區(qū)管理生活用房也已經(jīng)完工,這個項目由世界自然基金會上海辦公室和上海浦東新區(qū)林業(yè)站引進,全工廠預制,基礎準備 3 天,吊裝 1 天。92 平方米的面積內,包含了展覽空間、辦公空間、臥室、廚房等等。

  2004年,32歲的朱競翔離開南京大學去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能被稱得上是一位“年輕有為”的建筑師,但他心里很清楚,這樣的狀態(tài)并不健康。

  “可能做建筑師的人會敏感一些,我在辛辛苦苦地做一個好的建筑,可與此同時,旁邊卻有 10 個標準很低的房子建造起來了?!倍遥旄傁柽€沒有辦法像一個優(yōu)秀的 team leader(團隊領袖)一樣帶領好自己的下屬,“我一個人工作的時候是可以做起來的,但當我要和四五個助理一起工作的時候,我要分很多精力去告訴他們該怎么做?!?/P>

  輕結構從一開始的單層,逐漸發(fā)展到后面的多層,意味著團隊在解決技術難度方面的提高。

  去做研究是朱競翔最好的選擇,他可以從紛繁的實際工程中抽身出來,深入研究他早在南京大學時就已經(jīng)感興趣的問題——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建筑量越來越大,可是作為一個個體建筑師,如何既不讓讓建筑的品質下降,又要幫助很多人解決基本的舒適性問題?

  事實證明,朱競翔找到了答案?!拜p型復合建筑系統(tǒng)”的前身其實就是如今遍地開花的工地活動板房。但是這種能快速、大規(guī)模建造起來的房屋有很多弊端:冬冷夏熱,外形難看?!叭绻ㄖ煱堰^冷、過熱和不美解決,問題就解決了?!?/P>

  對建筑師來講,“輕型結構復合建筑”是對傳統(tǒng)建筑師角色的顛覆。以往的建筑師只要完成自己的設計,其他問題就可以交由別人解決。但在輕結構中,建筑師要全程參與,不僅有設計環(huán)節(jié),還要介入制造環(huán)節(jié),要選擇制造商,監(jiān)督施工品質?!拜p結構要在一開始把 70-80% 的知識放進去,把問題解決在前期,能節(jié)省很多費用?!?/P>

  “輕型復合建筑系統(tǒng)”內部,設計師可以按照甲方的意圖定制簡樸或高檔的內飾,但造價也會隨之上漲。

  說到底,目前已經(jīng)完成和正在實施的項目,都只是朱競翔研究的一小部分。

  他和團隊正在開發(fā)一個網(wǎng)站,將于不久的將來開放給普通用戶和專業(yè)建筑人士。

  從普通用戶的端口進入網(wǎng)站,人們可以定制自己喜歡的建筑結構、材料、顏色、裝修風格。而從專業(yè)人士的端口進入網(wǎng)站,則可以方便他們在原有的資源基礎上深入設計?!拔覀兊墓ぷ骶褪强茖W家底層架構的工作,未來會讓更多人進來編程?!睂τ谶@個未來,朱競翔野心勃勃。


198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