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2005年做的“Chinaface”項目。該項目實驗性地重新展示了這些一般被認為幾乎不可能進行平面設計的字體,諸如綜藝體與圓黑體等,它們充斥我們的生活,使人無從逃避,這是中國當下我們觸目可及的平面設計現(xiàn)狀。它們并不高明,但卻很有可能在20年后重新流行,成為那時中國平面設計新的根源。我們用系列紙本海報與裝置來集中展現(xiàn)這個概念。這些字體來自于充斥身邊的包裝、紙箱、地圖、廣告、標語、橫幅、票據(jù)、店面、招牌、書籍、雜志、車牌、噴繪、交通指示等。它們往往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設計,只是努力去滿足使用的需要,這種不專業(yè)性卻增加新的可
蔣華2005年做的“Chinaface”項目。該項目實驗性地重新展示了這些一般被認為幾乎不可能進行平面設計的字體,諸如綜藝體與圓黑體等,它們充斥我們的生活,使人無從逃避,這是中國當下我們觸目可及的平面設計現(xiàn)狀。它們并不高明,但卻很有可能在20年后重新流行,成為那時中國平面設計新的根源。我們用系列紙本海報與裝置來集中展現(xiàn)這個概念。
這些字體來自于充斥身邊的包裝、紙箱、地圖、廣告、標語、橫幅、票據(jù)、店面、招牌、書籍、雜志、車牌、噴繪、交通指示等。它們往往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設計,只是努力去滿足使用的需要,這種不專業(yè)性卻增加新的可能性。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并努力暴露其應用中產(chǎn)生的痕跡。這些字體來源于兩個部分:印刷品部分與環(huán)境部分。
我們的主要興趣集中在黑體、綜藝體、圓黑體與宋體,也兼及部分來源于書法的字體如新魏體與楷體。誠然,這些已成型的正規(guī)漢字印刷字體設計并不令人滿意,但它們已使用得如此廣泛,這些字體無疑就是這個時代漢字的Helvetica或Univers。我們無從回避,必須直面,找尋其理性的內(nèi)在演進方式,以及演進方向。
我們的工作方式可視為漢字字體使用現(xiàn)狀的“采樣(Sampling)”。我們拍攝并積累各種最日常的最普通的印刷品,而并不僅僅只關注專業(yè)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通過對過去25年間(1980-2005)漢字字體圖像的搜集來分析其內(nèi)在邏輯與構造,觀察并放大其陌生化的結構細微。以此勾勒出當下漢字印刷字體使用生態(tài)的大致輪廓,并可洞見其在未來的發(fā)展可能性。
項目制作全部由在中國街頭隨處可見的制作小店完成,這些小店完成了中國城市里大多數(shù)的粗糙印刷品、名片、橫幅銅牌、店面招牌、絲網(wǎng)印刷、大圖復印、寫真、打印裝訂與電腦割字。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國每個城市的外觀。我們部分使用了它們的這些技術,并盡可能地保留其偶然的、粗糙的、低技術的、低保真的制作痕跡。有趣的是在這一行動實施中產(chǎn)生的偶發(fā)效應仿佛再現(xiàn)了字體的異化過程。
我們將這個項目命名為Chinaface,在這里,F(xiàn)ace既指英文意義上的“臉面、表情、面對或外觀”,又暗示“Typeface(字體)”的概念。ChinafaceE即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中國的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