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資訊 > 理論文摘 > 正文

今年倫敦設計雙年展探討“情緒狀態(tài)” 的5件作品

2018-10-08 2085 0

第二屆倫敦設計雙年展 (London Design Biennale)9月4日—23日在市中心的薩默塞特宮(Somerset House)舉行,主題是“情緒狀態(tài)”(Emotional States)。

情緒是普遍的——不同地區(qū)的人們說著不一樣的語言,但都能理解喜與悲、笑與淚。“很明顯我們生活在一個情緒失控、政治極化的時代,選這個‘情緒狀態(tài)’的主題就是反映和直面這種現(xiàn)狀。”雙年展的藝術總監(jiān) Chris Turner說道。

展覽胃口不小,想要探討設計如何影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回應當下全世界面臨的許多共同問題。這些作品涉及的議題包括但不限于可持續(xù)性、移民、污染、能源、城市、社會平等。

這個主題內涵似乎比較模糊,“情緒”和“狀態(tài)”都是很寬泛的詞語,容易引起歧義。雙年展的評審之一,Paola Antonelli,樂得承認這種模糊性,他也是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館(MoMA)的資深策展人:“這個主題有意思就在于它很開放,模糊性使得很多可能都存在。”

于是,我們看到“情緒”的邊界被大大拓寬了,參展作品不僅關注個體的悲喜,也關心一個社群,乃至一個國家的人心動蕩和總體性情緒波動。Turner想讓觀眾思考的是,設計在創(chuàng)造、加強或減緩這些“情緒”狀態(tài)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拋出這些問題幾乎等于在提示我們這是一場社會介入性很強的設計展覽。“社會介入式的設計(socially-engaged design)能夠幫助培養(yǎng)某種共同體的意識,也能協(xié)助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 […]我們想要擴寬討論的邊界,不止于審美或消費主義的范疇,想要更多關注有政治介入性的設計。” Turner總結道。

此次雙年展也是整個今年倫敦設計節(jié)(London Design Festival)的一部分,設計節(jié)將從 9月 15日持續(xù)到 23日,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將會是這一活動的主場,不過雙年展選擇的薩默塞特宮也是值得去的地方,這棟新古典主義風格和維多利亞時期風格兼具的建筑(群)占據(jù)了市中心極好的地段,近年來也時常舉辦各式藝術、設計展覽,包括我們報道過的“霧霾帳篷”。

這次展覽規(guī)模不小,用足了薩默塞特宮的樓和中心的廣場。參與者來自超過 40個國家、地區(qū)和城市,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結合主辦方提供給《好奇心日報》的資料,我們只挑 5個作品來看一下,更多作品移步至此處查閱。

拉脫維亞

《物質到物質》Matter to Matter

這件作品由兩部分組成,一條拉脫維亞樹木制成的長凳和一面布滿水汽的墻。觀眾們可以在墻上留下任何信息,雖然短短幾分鐘后就會消失,整面墻又會恢復到先前滿是水汽的模樣——這可不容易,用了一些技術。這似乎也預示著人類的痕跡總會被大自然所覆蓋,觀者也許會由此開始思考人類與自然、文化與短暫之間的關系。

同時,這項被評委本屆雙年展最佳設計獎的作品,也被專家評審們認為是對技術與自然之間互動的一次思考。設計靈感來自于設計師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的經歷,那是坐落在波羅的海旁邊的一座小城,濕度總是很高,周圍是茂密的森林。

設計師 Arthur Analts向 Dezeen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觀眾們一開始比較保守,留的痕跡也很小,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真的過一會兒字跡就會消失的時候,就更放松也更自由地在墻上表達了;不過小孩兒可不管,他們一上來就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

希臘

《不服從》ΑΝΥΠΑΚΟΗ (Disobedience)

這件動態(tài)藝術作品由兩面可以活動的墻組成。與其說是墻,不如說更像一副骨架。那么,它與“不服從”這個通常意義上的政治哲學概念又有什么關系?

原來“不服從”是自古以來形容希臘人性情常用的一個詞,最有名的可能是盜火者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他違抗宙斯的命令將火種帶到人間。從現(xiàn)場視頻來看,當觀眾走到這兩堵墻之間,這副骨架會隨之產生形變,在觀眾所處的位置留出足夠的空間,前后還是較為緊閉的狀態(tài)。于是當你或快或慢地在骨架中間穿梭的時候,在外的旁觀者(服從者)就會看到一個骨架漸變的效果,而身在其中的體驗者成了一個打破規(guī)則的不服從者,傳遞出一個訊息:服從與不服從的邊界其實很容易被打破,只要走進去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設計師聲稱,體驗者在穿越的過程中,各式各樣的情緒都可能會被放大,比如好奇、曖昧(或矛盾)、沮喪、沖動——因為體驗者感受到的自然是一個在局限之內的穿越,局限指兩堵墻,但同時這兩堵墻也受他們的影響在變化。

借此,設計師想要挑戰(zhàn)至少這樣兩個觀念:建筑一定是一動不動立在那里的嗎?一定是沒有感情、情緒的嗎?說得更玄一些,建筑設計如何激發(fā)某種不服從,可以是不服從的情緒,也可以是不服從的精神,總之,是某種不服從,但同時又不損害構造上的形式。

美國

《面部價值》Face Values

這個裝置有點像機場、火車站常見的自助拍攝和打印證件照的機器。參與者的面部表情會被機器記錄下來,并且實時展現(xiàn)在屏幕上,等于在 R. Luke DuBois和 Zachary Lieberman先前創(chuàng)作的數(shù)字作品上再創(chuàng)作了一番,只是此刻參與者的面部表情就是他們的畫筆。用表情來控制聲音和圖像,在這里,平時被機器監(jiān)控、分析的人臉成了控制者,在與機器交互的過程中,人們也許會試圖做一些平日不常見的表情,這些不尋常的表情——按照設計者的猜測——最后會占據(jù)這些被記錄下來的表情的大多數(shù)。

這個設計得到了本屆雙年展的“情緒狀態(tài)獎”。

中國臺灣

《被忽視的聲音》Invisible Voices

這是一系列影像作品。兩位藝術家關注到了一些臺灣社會潛在的又很重要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包括土地污染、代際沖突和媒體操縱。

臺灣社會民主化 30年來,經歷了解嚴、開放黨禁,新聞自由和經濟自由化。攝影師 Cheng-Chang Wu記錄了這些變化,同時也留意到了主流之外的聲音,在快速的城市化和政經格局巨變下,這些聲音常常被忽視,但也是真實的存在。

新媒介創(chuàng)作者 Che-Yu Hsu則關注到了發(fā)達的媒體對個人生活實在體驗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被媒體所利用,介入得越來越深,個體的個性和態(tài)度反而變得模糊了。藝術家給出的回應是將人做成動畫中的角色,并且通過個人化的敘述重建一些生活事件。

中國內地
 

《重新發(fā)現(xiàn)作為共享空間的集體紀念建筑:南京長江大橋記憶項目》Reclaiming a collective monument as shared place: The Memory Project of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于 1968年,是中國第一座“沒有外國幫助”下設計建成的現(xiàn)代大橋。這個藝術項目關注到了這樣一個標志性建筑在中國人情感譜系中的重要性,也探究了它如何成為中國人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從 2014年起,LanD工作室開始與歷史學家和當?shù)厮囆g家合作,收集整理了南京大橋從設計到建成相關的物件、音頻、視頻以及記憶的材料。這些材料現(xiàn)在在雙年展展出。

圖片來源:London Design Biennale

文章來源:好奇心日報


25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