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扯點別的。
走進一幢別墅,在非常闊氣的客廳坐下,迎面而來的是電視背景墻,電視當然是大。背后有凹凸造型的墻上掛著一件很大的裝飾,不是古董,不像藝術(shù)品,不是畫是雕塑,木結(jié)構(gòu)如窗欞的浮雕式雕塑。窗欞的圖案不是傳統(tǒng)的,也不是太現(xiàn)代的,正交圖案的四方連續(xù),左右兩半部分不同顏色。至少初次看上去不是很特別,那種我們到處可以見到的裝飾設計,而從室內(nèi)其他擺設和家具來參考,與這個判定是相符合的。
此后,這件普通的裝飾品讓我念念不忘,我好奇的不是它本身的價值,而是它與人的各種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這件裝飾品是怎么生成的,怎么走入這幢別墅的,怎么獲取主人的欣賞的,怎么和房主交流的,第一天是怎么交流,第一百天是怎么交流,第一千天呢,怎么和房主的孩子交流,怎么和房主孩子的未來交流,怎么與客人交流,怎么和路人交流,怎么和社會交流,怎么和歷史交流……如果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那么就會是《一件世俗平庸設計背后的故事》
如果基于常理通過猜測來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一般會是這樣:戶主說我需要一個簡潔大方現(xiàn)代的設計,設計師就從他的儲備倉庫中倒騰出這個背景墻上的雕塑,戶主一看不錯嘛看上去很現(xiàn)代嘛就這樣吧趕快給我搞,安好后戶主覺得很好嘛顯得很有品位嘛,朋友客人來的時候說不定也能被夸上幾句,一百天一千天?孩子?孩子未來?社會?歷史?也就那樣啊,你還能怎樣?不就是一件小裝飾嗎?——這個可以叫做《一件世俗設計背后的平庸故事》
是啊,你還想怎么樣呢?不就是這樣嗎?又不是可以當飯吃的東西,也不是能關(guān)乎什么大事的東西……確實,如果我們忽略細節(jié),把攝像機一直朝后退朝后退,將那位戶主的個人性剝離而成為一般的人,那么那個窗欞裝飾品也就看不見了,如果再往后退一步,看到的不就是只值“滄海桑田”這句感慨嗎?反正都是要死的嘛。
但是,歷史不是靠著死一批人生一批人前進的,歷史存在于我與父輩的差異之中,這種差異不是選擇的不同,而是進化。設計也是如此,只有設計本身的縱深方向上的進化存在,設計才能繼續(xù)存在,如果設計只是選擇,比如那位戶主選擇這個窗欞設計還是其他設計都是一樣的,類似抓鬮式的選擇,那么設計師就成了 Stylist。設計有進化,那么設計就可以比較,歷史維度上可以比較,同一時間上的不同設計也可以比較,只要找到參考面。
慢著,難道 Style 只是供選擇嗎?Style 也一樣是有縱深上的進化的,這就是諸如前文《“花樣”年華》,我們討論形式、造型之類的意義所在,我們將它們從“設計”中獨立出來討論。處在“進化”這條線上,如果不進行向前的探索,那么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那么,我們回過頭去看上面這個故事,以設計師的身份,多少會有些罪惡之感,這種罪惡之感可以在我們每一個設計中出現(xiàn)。我們的設計就像《Lost》中 Jacob 交給幼年 James Ford 的鋼筆一樣,最終將 James Ford 帶到夢魘般的小島上。
所以,設計并不是簡單的事,為別人提供ABCDE的選擇,設計師的工作需要民主協(xié)商而不是獨裁(比如想當然),與自己協(xié)商,與用戶協(xié)商,與客戶協(xié)商,與技術(shù)協(xié)商,與社會協(xié)商,與歷史協(xié)商,與形式協(xié)商,與功能協(xié)商……協(xié)商的目的是為了向前探索,為了進化。
這一篇繼續(xù)前文的話題,談論形式——設計中的形式,或者說設計中那些現(xiàn)象學的東西,前文說到設計是“將需求、技術(shù)、愿望之類固化,一般這種固化以’形式給予’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而我們有時候會故意疏離設計的載體——形式,因為覺得形式相對于內(nèi)涵是膚淺的,裝飾是罪惡,美是附加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介紹設計的文章都在刻意回避這個主題為了追求內(nèi)涵的深入性,搞到最后會認為形式是不必要的,而現(xiàn)實是形式是載體,只有它才可以承載起設計的內(nèi)涵,如果出現(xiàn)這種偏差,設計的結(jié)果就可想而知。
上面我們提到了一個觀看模式,就是攝像機后退,即類似 Zoom Out,前文我們專注于“花樣”,現(xiàn)在以“花樣”為起點,在形式這個維度上進行 Zoom Out。
花樣
G-POWER 的 BMW 760i 改裝 STORM,“花樣”多在細節(jié)之處,有時是裝飾,有時不是,就像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感覺差不多完成還沒完全確定的時候,我們就有了添加的沖動,比如將按鍵的視覺吸引力再加強一下之類,正因為這樣,所以改裝車是“花樣”的最好例子,它就是在一個已經(jīng)確切完成的設計上動手腳,一般都是使用添加法,動手腳的目的是為了追求獨特性,這樣就驅(qū)使將“花樣”夸大,而不是像我們通常做的那樣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因為我們認為裝飾是罪惡。而通常在一個局限性非常大的基礎上去追求設計的時候,裝飾有時看上去是唯一選擇,在 Logo 下面劃一條橫線是裝飾,改變一下位置布局有時也可以稱作是一種裝飾手法。
比較改裝前的 BMW 7 系,看看 G-POWER STORM 前臉比如最邊上的進氣孔的設計,引擎蓋上的多個漸消面以及進氣口設計,那串LED燈泡……或許你會說“啊,我以前就喜歡這樣干”,單個表面太平白就做一個臺階面,剛好學會怎么建漸消面的模型那么就添加一個,如果有10%的進氣出氣功能上的需要,在進氣出氣口上動手腳是再好不過了,有指示功能,那么來個 LED 的設計吧……
沒錯,我們剛開始做設計甚至現(xiàn)在,對設計中的行為通常會用另外一個詞語來替代,就是“動手腳”,哪里可以動手腳就動一下,當我們把自己能力能及的范圍規(guī)定在那些能夠“動手腳”的地方的時候,出來的多數(shù)是我們說的“花樣”。一般這種對設計對象的局限認識是主觀的,因為我們看待設計看待自己要設計的產(chǎn)品沒有 Zoom Out,而是盯著某一處,或者限入某一處。
當對產(chǎn)品沒有完整的把握的時候,我們會對手段產(chǎn)生迷戀,因為它是我們能夠依賴的一切。就如當你剛會做漸消面的時候會想法設法去找地方安上它,而當畫出如 G-POWER STORM 進氣口那樣的造型的時候,會很難下魄力去廢掉這個設計,而是想辦法說服自己或者開始欣賞。
人們會被這些“花樣”吸引,因為它是原始的嫵媚的肉體的。當人們同樣以盯著產(chǎn)品的局部也認識產(chǎn)品和認識設計的時候,他們會投贊成票,因為它獨特并易于理解。人們對設計的認識和我們對設計的認識初體驗是類似的,比如說開始會將設計和裝飾等同起來。因為這種原始的和易于理解的屬性,所以在功能需求上成熟的快速大眾消費品上,我們可以看到那是“花樣”的海洋。
通俗也不一定粗俗,即不是說好的設計就不能有“花樣”,不能有這些“膚淺的形式”,BMW 那個識別性語言——側(cè)窗后部往回拐的曲線,在 BMW 7 系上就有一個漸消面的細節(jié)設計。如果說要找更顯性的,那么背部的鰭,如果要找更大的,雙腎也是一種“花樣”,只不過經(jīng)過積淀成為了語匯,不同時代不同車系上的雙腎形狀的不同也是“花樣”設計。
如我們文章《其中之一和其中唯一》所說,如果設計只是追求不一樣,只是提供一種選擇(權(quán)重和其他潛在的選項一樣),那么設計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只要掌握并積累一定的技法就行,因為這樣邏輯上是很簡單的,就是“別人做個方的,我就做個圓的”,在造型上我學會各種普及的高級的造型能力,把各種新鮮的造型樣式往自己的倉庫里囤積,手到擒來的事。
把握這些“花樣”這些“細節(jié)”是設計追求過程中不斷發(fā)展的事,有時看上去是周而復始,否定之否定的,比如第一次認識到細節(jié)設計,覺得自己開始了解設計了,接著會來否定細節(jié)設計,然后又重新認識細節(jié)設計……只不過前后“細節(jié)”的具體形式發(fā)生了變化,那么這里說的“花樣”也是。
形式
這里“形式”這個詞不是前面一直說的那個相對于“內(nèi)涵”統(tǒng)稱的“形式”,而是指樣式幾何這些具體的“形式”,比如說杯子這個詞語讓我們腦袋中有一個圖像,這里的“形式”就是關(guān)于那幅圖像的。“花樣”是我們盯著細節(jié)之處看到的,而“形式”則是在前基礎上后退一步,我們看到了設計較完整的形象,由于后退一步(Zoom Out),我們的視野加大,所以有其他之外的因素參與進來,比如功能。
上圖就是深澤直人的 Muji CD Player,我們還可以加入一個他的設計,就是他推出 ±0 品牌打響的第一槍——加濕器,在深澤直人的這個加濕器出現(xiàn)之后,有多少人多少學生受這個形狀和形式的影響啊,至少在剛開始的時候,經(jīng)??梢?,有照搬的有受啟發(fā)的,在首次看到的時候或許會發(fā)出“沒想到原來可以這樣啊”這樣的感嘆,并且在帶有驚喜之外是熟悉舒適安逸,而不是“為了獨特而獨特”。
我們也可以經(jīng)常見到這樣一類設計,可以稱其為“嫁接式”設計,即借用一個人們熟悉的本來是其他功能產(chǎn)品的外形或者形式,有完全的嫁接也有委婉的嫁接,對設計師來說,有時是一個非常取巧而又有效果的手法。實際之中,“嫁接”無處不在,Muji CD Player 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嫁接”,只不過人們在使用的時候是陶醉于這個CD播放器,而不是這個CD播放器很新奇哦和電風扇一樣,甚至人們根本不會想到電風扇。
當我們 Zoom Out,我們對產(chǎn)品和設計有了完整的印象,能夠通過輪廓作出識別,將形式和功能進行匹配,比如這部分是什么,那是做什么用的,并且和記憶中的類似東西進行比較。而當在形式和功能匹配,以及在和記憶作比較的時候出現(xiàn)偏差,我們就會作一些探索,如果結(jié)果讓人滿意并且不被挫敗,那么這個產(chǎn)品和設計就會留下較深刻的印象。比如這個 Muji CD Player,在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是很難和記憶中的CD播放器相聯(lián)系的,甚至在功能和形式的匹配上有些遲緩,而通過探索和聯(lián)想可自然找到一些結(jié)果,并作出一些自己的解釋。我們對產(chǎn)品的形式也會有原始的評價,所謂原始就是指更多依賴于感官,或者是經(jīng)驗上的感官,比如這個設計是柔和的親昵的,那個富有科技感值得信賴的,人們對形式會單純地作出喜好選擇……這些,可能是走過商店時一眨眼的功夫。
風格
再后退一步,再 Zoom Out 一次,我們就看到風格了,風格同樣是一個較難明確進行界定的詞語。相比“花樣”“形式”,風格所處的視野更大,容納的外界因素更多,不只是設計內(nèi)部的,而且從我們討論的對象,某個設計,它也經(jīng)過了一定的泛化和歸類。如果某個設計存在的環(huán)境是單一的,那么就無風格可言,所以談論起風格就有了比較。
上圖(包括第一張圖)是上一代 BMW Z4 的車身設計師 Anders Warming 的手繪圖,剛推出時媒體的評價是“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這個新的寶馬運動型汽車設計語言是否能被人們接受”,而現(xiàn)在,幾乎可以在所有的車上看到緊繃銳利的線條,那“燃燒的曲面”也不知點燃了多少激情。Z4 繼承自2001年底特律車展上展出的 BMW X-Coupe 概念車,Chris Bangle 將 Frank Gehry 的 Guggenheim Bilbao 搬到了車身設計上。此后我們可以各種詞語諸如“硬邊主義”等等,即成為了風格。
如果說對“花樣”“形式”是原始的肉體的感官體驗,那么對于風格則有了一定的抽象,知識的介入或者經(jīng)驗的追加,但無論知識還是經(jīng)驗都還主要建立在認知層面的,就像我們會說“熟悉的感覺”,所以有時是難于言表的。我們可以看一下另一種角度對風格的認識,即從邏輯層面的知識出發(fā),比如某某書上某某雜志上會告訴你某某風格的定義,然后按照著這個定義去認識事物,如果沒有在個人感官體驗上落足,則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而這種認識模式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尤其是時尚雜志之中,而很多廣告以及品牌的宣傳上也受制于這一角度。同樣,如果過分拘泥于歸類,那么將很有可能以偏概全,比如看到一個設計馬上就總結(jié)“這是什么什么”,這樣就斷了自己感受體驗之路。
作為設計師,都想探索和表達自己的風格,風格既是自我表達也是一種記名和品牌,當然很多設計師會說我不太在乎這個,但風格還是自然會形成的,就像每個人寫的字總是不一樣。
氛圍
再后退一步,就顯得詩意了——氛圍,即 Atmospheres,上兩圖來自 Peter Zumthor 的那本《Atmospheres》,不僅 Peter Zumthor 講 Atmospheres,其他很多建筑師和設計師都講。Peter Zumthor 在《Atmospheres》中說它來自于一個困擾很久的問題“當我們說建筑中的質(zhì)量時我們指的是什么呢”,對 Peter Zumthor 來說質(zhì)量不是指引導、歷史或者在雜志發(fā)表之類,而是打動人,怎樣讓自己的設計打動人就像上圖的照片一樣,答案是氛圍。氛圍就像人的第一印象,Peter Zumthor 說以前學到的是不要相信第一印象而是給他機會,但隨著時間流逝,回過頭去重新相信第一印象。
我們喜歡那些表現(xiàn)慢慢變老的東西的照片,也喜歡一些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上的時光的痕跡,對于個人來說,那是可以感觸的歷史記錄,喜歡融入日常生活的設計……這些都是氛圍。我們經(jīng)??梢钥吹揭粋€詞來形容人——氣場,而每一件產(chǎn)品或設計也有它的氣場,就像深澤直人在輪廓中說到環(huán)境所勾勒出的那個設計的輪廓,這種氣場可以在人們?nèi)粘I钪袑υO計的使用中觀察到,比如擺設整理陳列上,每一個產(chǎn)品每一件設計都有它的崗位。
氛圍通常聯(lián)系的一個詞是“營造”,這個詞聽上去像布置場景,布置場景當然很重要,比如設計的展示,照片拍攝等等,但這里我們不是指修飾和展示,而是追求,從產(chǎn)品和設計的本身去追求。
主義
退到“主義”這一圈,如同星系的外圈,更廣更疏,形式這個維度與其他維度更加相容,社會、歷史、學術(shù)……,在此不細談。
……
呼應一下開頭的故事,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或者看到說一個好的設計會改變什么,比如影響孩子的成長,可是設想一下如果開頭故事中的房主自己并沒有認識設計價值的能力,但是掛一個更高質(zhì)量的設計呢?壞的設計呢,有多壞?好的設計,又會有多好?……但不管如何,設計是協(xié)商的結(jié)果,并且需要向前探索。
~~~